第413页

张向阳笑了笑,“当然要建。我有两个厂子。”

刘言山眼睛一亮,指着一个方向,“我们县城还有家服装厂,那个厂子也经营不善,快要……”

他话还没说完,张向阳抬了抬手,“您可饶了我吧。要不是看在李县长的面子上,这个旧厂子我都不能要。你别看我们是农民出身,好像挣点钱也不舍得花。其实我跟你说,我宁愿花多一点钱建个新厂,也不愿意用这些旧厂。麻烦事多着呢。”

刘言山到底不懂做生意,见他真的没兴趣,便住了嘴,专心回答他提的问题。

张向阳打听建厂需要的水泥,石灰,红砖,青瓦在哪有卖后,记录在本子上,准备过几天雪化了,就去问问看。

彭家木也打听这边都有哪些厂子。

跟以前相比,东江县已经算是好的了。街上的小商小贩多如牛毛。有几条街道的民房都改成了商铺,做起了小生意。

许多从外面打工回来的人也弄起了小作纺,像豆腐纺,粮食店,衣服店,水果店都开起来了,但是正规的厂子倒是很少。唯一算是比较大的厂子应该就是一家面粉厂子。他们这化妆品厂倒是没有人开。彭家木心情好了不少。诚然他们能竞争过别人,但是如果对方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那他们挤进来跟人家分一杯羹,就得要花更大的力度才能让买家记住。现在这样空白就挺好。

“咱们这边的商业税有减免吗?”

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政府为了鼓励创业,税收有一定的减免。而且还是笔不少的钱。

刘言山笑笑,“还能免一年。”

原本是免三年的,但是现在已经是他们改革开放的第三年了。

彭家木倒也不觉得可惜,就算早两年又能怎么样,这边的人又没富起来。生意也不会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