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滨海民中。”滨海民中全名滨海民族中学,从初中到高中都有,自从恢复高考到如今,每年从滨海民中考到全国知名大学的学生不知凡几,是滨海市最难进的中学之一。
这个中学不看家庭条件,只看学习成绩,要是成绩不好塞再多钱都是没用的,在滨海有一句话,进了滨海民中,那就是相当于一只脚跨进了重点大学的门槛了。
吴大嫂家的两个孩子都在民中读高中,前途无量,怪不得卖田卖地都要供他们读书了。鱼筱筱觉得自己要是有两个这样的孩子肯定也会供的。
聊着天,很快就到了吴大海家的地,吴大海家的地是两亩旱地,土地边上环绕着一条小溪,小溪不大,也就五六十厘米的宽度,在这两亩地的另外一边就是大海,离得特别近,院子修大一点都能直接进到海里了。
一行人围着地饶了一会儿,林琛把鱼筱筱拉到一边:“你觉得这地怎么样?”
鱼筱筱对这方面并不熟悉:“我觉得还可以,你觉得呢?”
林琛也觉得还行:“我也觉得可以,这块地里有小溪那就说明有淡水,咱们可以在水里打一口井,往里面放个抽水机,这样用水就和城里没什么区别了。不过也有点不好,这土地偏沙地,要是想要盖房子就必须得打深地基,这样一来盖房子的成本就大大的增加了。”
鱼筱筱觉得这些都是可以接受可以克服:“这些都不是问题,不过这是两亩地,我的存款是不够买的。”
开发商给南古村村民一亩地八万块的价格,今天他们来散买价格只有高没有低的,鱼筱筱的存款一共也就十三万,只能够买一亩的。
林琛道:“这个不用担心,我当兵这些年存款是不少的,你不够买我补贴给你。”
林琛花钱的地方不多,当兵五年存下了不少钱,他父母的抚恤费在他十八岁后都交给他了,算下来他身上的存款比鱼筱筱的存款多多了。
还没结婚呢,鱼筱筱不贪林琛的这个便宜:“要不这样吧,你买一亩地,我买一亩地,到时候盖房子的时候咱们就一人盖一栋,你爷爷奶奶不是也退休了吗,你就把他们接过来在这边住,这边风景那么好,气候还那么宜人居住,是个疗养的好地方。”
林琛闻言十分异动,忍不住想得更多了一些,他也买一亩地,到时候就把房子盖在鱼筱筱家的边上,等结婚的时候他爷爷奶奶大伯叔叔肯定是要来的,到时候一栋房子正好能让他们住下,住在自己家里他大伯他们也会自在些。
“那行,咱们就把房子盖在一起。”
两人商定完毕,一群人从地里回到南古村里,三方人在徐为民家进行会谈,吴大海家里有两个孩子要读书,还有一个要娶媳妇,老娘生病要靠药养着,小的又还太小,光靠他们家里人种地,这钱哪里够花。
不让大儿子娶媳妇他们舍不得,两个读书的孩子成绩好要是不让读了他们两口子这一辈子都会过不去心里的坎,老娘就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