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幸臣(gl) 那端米凉 1594 字 2024-03-15

因为也正是从这时起,她的仕途开始变得顺利起来。

倒也不是一路顺遂的,也不存在有人为她大开后门的情况。只有一点有了改变,那就是阻碍她的人和事情少了。

从前,她总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麻烦事,任太仓令时经历过发不出粮食的危机、经历过下边的州县找着各种理由拖欠粮草的事情、任籍田令时经历过春种被烧毁而差点耽误籍田令、也经历过冬季的粮食因为下人的疏忽而没来得及入库的烦心事。这都是大事了,而还有许许多多的小麻烦,卫初宴自己都数不清楚遇上了多少了。

其他人为官,都没有她这样倒霉的。倒霉成这样,即便是傻子都知道有人在暗地里作怪,然而卫初宴势单力薄,无法与根系深厚的卫家正面相抗,也只能对方出一题、她便答一题了。

也因为倒霉事遇多了,卫初宴渐渐地也有了些不太好的名声,但是与之一同传出的,倒也有对她能力的肯定。

毕竟,在这么多倒霉事的夹击之下,不仅能屹立不倒、甚至还能升职的,卫初宴还是独一个。

正因如此,当没了那些倒霉事的搅扰,卫初宴的能力便完全地显露出来,她其实不需要太多的助力,只要没有阻碍,凭着她自己的才识以及在政事上的天赋,便能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然而人无完人,初宴也有个不小的缺陷。

她太过纯净剔透,看人看事,总爱往好的一面去想,也不太愿意去用阴谋,这是她身上唯一与官场相斥的部分,后来她一跃成为尚书令,职位甚至在丞相之上,除了暗地里与帝王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之外,还因为削藩令。

凭借着一腔热血、凭借着对帝王的忠诚,她提出削藩令。藩王的问题由来已久,削藩一事其实并不是个新鲜事,然而削藩令却是真的从未有人提过。为什么?

因为没有人想要去死。

前有商鞅车裂之鉴,纵然商鞅变法最终使得秦朝一统天下,然而他的结局却不是一个“惨”字所能简单概括的。自古以来便是这样,行新法者不仅仅要面对法令施行时的阻碍,还总在危机时刻被推出去平愤。大齐的藩王们日益强盛,难道其他人便不知道要削藩吗?都是知道的,然而他们都没有做好为此断头颅的准备。

只有卫初宴,只有这么一个好像用尽了力气拼命往上挣的人,反而捧出了一颗赤子之心。正是因为有了她的削藩令,帝王才有了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对藩王进行查验,才有了后来的藩王之乱,而等到赵寂平息这场战乱,才有了最后的大一统。

卫初宴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正是那个将所有的遮羞布都扯开来的人。她没有死在这场战争中,然而却因这场战争而入狱,可她的入狱也没有平息藩王的怒火,只是使得他们失去了发起战事的正当理由,可他们仍然开战了。而卫初宴在狱中受尽折磨,最后又因为投靠了反王的卫家的拖累,而最终死在了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