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就明天搬。”明玉笑道,“今儿中午别走了,我叫了吉兰过来,咱们一起吃个饭给你践行。”
魏循痛快答应,又说起西洋的粮食种子,有些遗憾道:“我见过也吃过,就是没留意怎么种。这回只买到了种子,南边没人愿意过来,我也只能试着种一种,产量不敢保证。”
明玉有空间灵泉,她在番茄和黄瓜上做过试验,亩产至少可以翻两倍,就算天气寒冷,魏循没有经验,收成还是有保证的。
空间灵泉的事明玉没提,只说相信魏循,让他尽管放手去做。
魏循也是有备而来:“我专门搭了一个小暖棚用来试种,只可惜种子还在路上,过了年再试种有点晚。不过没关系,晚一点我抓紧些当不会误了农时。”
从福建到盛京,山高水长,再加上战乱四起,能从南边买到西洋种子再安全运到北边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想快也没办法。
这时有人禀报:“山西来的范掌柜求见魏先生。”
范掌柜?
山西范家的人?
魏循记得福建那边给他的书信里曾提到,有晋商采购了与他数量相当的西洋粮食种子,问他是不是一路人。
他当时不好判断,回信说不是,心中却另有猜测。
没想到让他猜中了,晋商背后的主子是多尔衮,那批西洋粮食种子是多尔衮买来送给明玉的。
不管谁买,拿到种子才是关键,魏循忙忙迎了出去。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折回来,魏循给明玉带来好消息,晋商也买了粮食种子,在南边走水路,到大金境内用八百里加急,比他的种子先一步送到了。
马铃薯、番薯和玉米一样不少,除此之外还有小麦和水稻种子。
“种上两百亩也够了。”魏循喜道。
之前买种子的时候,明玉手里只有五十亩良田,后来五十亩变一百五十亩,种子明显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