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页

蜜糖疑惑,“这个姓有什么典故?”

“典故倒没有,只是一十九年杨起隆陕西起事大败,其家眷子女多数充公。”

胤祥如实的说着,但对宫中的蜜糖而言,这话只是一知半解。一来这事她摸不到,二来那一年她还未出生,更不要说跪着直哼哼的胤禵了。

大清是满族政权,从几千年的汉族朝廷而言,这已然是一异类。从女真起立始到清朝成立,就让许多的汉族仁人志士站了出来。

在康熙年间历史上真实的“朱三太子”案件却有十起之多。尤其是康熙十八年陕西汉中、兴安一带有人自称“朱三太子”起兵抗清,后被抚远大将军图海击败逮捕。当时首领自称杨起隆,但在杨起隆家人及其同伙辨认,得知此人曾是杨起隆部下,一切不过是借“朱三太子”之名谋划造反。于是在康熙十九年,假杨起隆被押往京城处死。但反清复明的噱头十分好用,野心勃勃的人仍以“朱三太子”的名号为有力的号召并借用生事。

婉绣心里不是没想法,她原生在五十六个民族的现代社会,却又投身在满族人中,是不可能为了遥远的未来大肆行径的有所作为。

更何况是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

众所皆知,起义都是源于王朝崩溃边缘。满清血腥镇压江南起义,比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屠城等城池无一不是实行了屠城流血。到了如今康熙复明势力基本上已经被消灭干净,国家承平,台湾统一,国家管理体制已经建立,地方军队也已经驻扎到位。崇祯皇帝比较血缘接近的皇族基本上被满清杀光,有些血缘宗室也都选择苟活于世。

汉人的硬骨头消失在这片兴兴向荣之中,大多都不愿意做以卵击石的事情。

康熙当然不是绝对好人,但在朝代更替的后事中,他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已经尽量的做到最好。像后来的三藩之乱也与反清复明无关,只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招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