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五爷有句人生格言:世上没有撒泼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办丧事!如果还有,那再办一场!
内容以上,有兴趣的亲欢迎排队 1,够十个就挖了。
第124章 最后的孩子
康熙如以往般下朝, 他这几日睡得晚些,回来后更是犯了困。刘进忠吩咐着人把早膳摆上来,康熙比着往日的分量吃的更多些。
等到清茶送上, 他才问向底下的人, “没吃?”
“是呢, 往日里德妃娘娘都要多叫些吃的备着,可这都七八天了。莫说是闲暇, 就是平日用膳都要阿哥格格们盯着才吃些。”
“精神可还好?”
“这个倒不差, 许是因为德妃娘娘每日都会在院子里走走,还有皇上和阿哥格格们关怀。”
康熙又问两句,直到前线的书信抵达这才放了人。
书信是主将赵良栋所言, 守备白音所书。他写的一手隶书,入目如人,惊艳之外又透着股清隽气。
信上所书, 沙皇俄国的侵略军首领被胤褆所杀, 大军被绞杀无数士气大伤。清军借此趁机直上, 已经将侵略军赶出大清土地,甚至踩在了两国的边界线之上。
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如今沙皇俄国的第四代沙皇。
和康熙相同的是,国家之间权势争斗不断, 这位彼得沙皇也是历经千帆才得以坐上皇位。但不同的是, 沙俄并非帝王制,封建□□的中央集权远远比不上大清。更何况,登基第四年的他手上并无实权。
若要杀伐果断,此刻就是最好的机会。
书信用词很是果决, 丝毫不掩赵良栋的心思, 他想要上去, 想要为大清狠狠出一口气,并表示麾下许多将军都是这样的意思,非他一人打算。
打仗不是纸上谈兵,生死都是血淋淋的摆在眼前。康熙能够明白他们的意思,但明白归明白,站在不同身份上他却不能点头。
沙俄侵略军看中了当时三藩之乱的骚乱,已经在大清边地触底发战。二十二年那一年康熙曾赴关东东巡,命副都统郎坦、彭春和萨布素率兵百余名,以捕鹿为名渡黑龙江,侦察雅克萨的地形敌情。又派当地达斡尔、索伦族头人随时监视敌情变化,令蒙古车臣汗断绝与沙俄军贸易,以封锁侵略者,这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