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页

胤禛喜欢清淡,胤祾只要不是腥味或者油腻的都好。加上车里不方便,食盒里装的是两小盅素粥和小笼包。

小笼包不像外面的全是猪肉,另有玉米和瑶柱,清香美味。食盒里温的正好,热乎乎的但不烫嘴。两兄弟低着头吃的很快,直到肚子觉着八分饱了这才罢手。

下车前,胤禛又塞了小包点心给胤祾,“饿了就吃点,不要忍着。”

胤祾收着,“四哥有吗?”

“有的。”

寅时初,阿哥们进了书房后自觉的复习前一天的功课。因着今日阿哥可以去朝堂听政,满汉师傅都来的更早。

师傅和阿哥们各自行礼后侍立在东侧,起居注官则侍立在西侧。如皇太子允礽需伏案诵读礼记章节,讽咏不停后背足一百二十遍。

师傅跪捧着书,听其背诵确信一字不错,再用朱笔点上记号,重画一段,再读新书。而后胤礽又写楷字一纸,约数百字才算一个段落。

每个阿哥的进度节奏不同,胤祾进展也快,才刚摸到幼学琼林的开头,背诵抄写后,正好是卯时正。

临走的时候,他借机往嘴里塞了两块糕点。车辇上用的吃食,早就随着读书时消耗殆尽。

正式启蒙上学的阿哥自胤褆到胤祐,七兄弟均站在朝堂前各自分立。

今日他们来的正好,朝中百官恰恰说到了沙皇俄国对大清草原边境的入侵一事。

文武百官各执一词,唇枪舌战争锋相对。

胤礽分明的看着两两相对间口若悬河,唾沫横飞的盛景。他微微蹙眉,只觉得喉咙也跟着疼了起来。

康熙端坐上方,他看着朝上多日纷争的场景很是淡然,只是听了半响仍旧没有结果,连极斯文的翰林院掌院学士李光地也忍不住撸起了长袖,康熙的耐心也随之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