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页

现在再看这家书肆,关于考科举要用到的最基本的四书五经最多,也不会缺货,但是试题试卷之类的通通没有啊,连一本都没有。

姜彤就捉住了点什么,心中一动。

不过这也就是脑子里瞬间闪过的一个念头,只能等回去再细细琢磨。

再看老板手中推荐的这套书,姜彤觉得正好拿来一看,用作参考。

于是连犹豫都没有便让老板包了起来。

掌柜见姜彤这么爽快,自然高兴,又想到这次从京城里一起过来的的另一套也卖的很好的书,心中犹豫了几秒钟,还是笑着道:“贺姑娘,我这里还有一本琼花诗集,乃是今天琼花诗社今年五月份新出的精本,姑娘要不要也买一本看看?”

姜彤一愣,视线从书架中收回,好奇道:“琼花诗社?琼花诗集?”

老板观其言色,知姜彤大概是没听过琼花诗社的大名,越发肯定贺姑娘诗词方面没有多大兴趣,但嘴中还是笑眯眯跟她解释,“姑娘想来是更爱好别的书籍所以才不知,这琼花诗社开在京城,名气甚大,对这方面比较喜爱的人大都知道,咱们这地方小,离得远,兴许还有人不知道,青阳郡里就不同,大概没有没听过琼花诗社的人。”

姜彤一听,乍然起了兴趣,眨了眨眼,道:“琼花诗社在各地都有名声?”

传的这么广就有点让人吃惊了,须知这里可不是在互联网的时代,消息四通八达,瞬息万变,还都能立刻知道。所以一个诗社能在全国范围内有名就真的不太容易的。

老板见姜彤有兴致,也乐得解释:“琼花诗社到今年有十年历史了,当初是谁最先建起来的咱们外人是不知道,人家无意透露。只现在,每年五月份的时候,琼花诗社就会发行几本诗集,除却这个,一年十二个月,琼花月刊都会出八首诗或词,这八首诗词自然是由琼花八仙所作,其无一不是精品,连当今圣上都是亲口夸赞过的,五年前,因为一首‘咏梅赋’,先帝金笔一挥,赐下‘不栉进士’四个字,琼花诗社自此声名大噪。”

“原来如此……”姜彤了然点点头,一叹,她就说啊,一家诗社影响力就算再大也不能流传这么远,原来是帝王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