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这个人,和大隋的制度五五分,各自要负一半的责任。
杨坚采取了高度的中央集权政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全部都集权化处置。
政治凌驾于一切之上,把百姓的财富集中到了国库的兜里,聚集了能够供应唐朝五六十年之久、并且让唐朝起死回生的粮食和财富。
国家是富有了,但百姓们太贫穷,并且长期处在贫穷里,没有翻身之地,也没有翻身的希望。
这样一来,百姓们根本就没有抵抗自然灾害和兵祸巨变的能力,国家内部外部一旦哪里出现裂痕,立马分崩离析,酿成大祸,并且难以挽回。
隋朝因为集权而强大,但也因为集权而灭亡。
杨坚企图把生动活泼的社会装进规规矩矩的四方盒子里,人为划定界限,规定好百姓该做什么,官吏该做什么,皇帝该做什么,包括隋文帝提倡的节俭之风,很大程度上已经扭曲成枉顾人性的禁欲思想了。
这些政策上的弊端,杨广继位后修复了一些,但还不够,还不足以阻止大隋灭亡的脚步,此后唐朝的君主们,以短命的大隋为鉴得出的治国理念,就显得更具有政治远见和宽容精神。
懂这些的人才大隋也不是没有。
有的,但被杨坚一个个干掉了。
柳庄、苏绰都是,李德林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