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封地的人调去前线增援,粮和人都跟着去了,不能让封地失去驻守,又要扩招披甲人和买战奴。驻守各封地的太戍府是直属于朝廷的,在封地供应不上时,其兵甲粮食都由朝廷出,他们补充兵源的粮晌、武器兵甲也都得由朝廷来出。

即使有裴曦的肥田法和蓄水法种地,各地作物收成增产,面对二百多座城无收成,以及打仗的消耗,朝廷和各封地都在往外掏钱掏粮出人。这打仗,打的是家底。

战事持续得越久,越伤大凤朝的元气。

羽青鸾甚至怀疑有人在故意拖延这场战事,至于到底有没有,战报中很难看出确切端倪。战场的实况跟呈来的战报、以及探子汇报的情况时常都是有出入的。探子看到的并不全面,战报汇报的,有欺报、瞒报,还有贪他人之功,实战情况,除非是亲上战阵的统帅,否则即使连参战者本人都很难一窥全貌。

至于后方的粮草调度就更是……

在裴曦给她补课之前,她只能初步掌握各封地的大概产出情况,能看出粮草消耗,知道缺粮了,需要从别处调来。裴曦给她上过课,她才知道看似很轻松的调粮背后是由一个个产业链在支撑,包括交通……这些不在朝廷的手里,在商人的手里,瑞临长公主通过太商府,依靠商业运作的方式,把它们调度运转起来,转化为朝廷所用。

第149章

裴曦教了她很多东西,如产能、效率、产业链等。他讲的她能听懂, 但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并不太懂, 只能去到各个作坊、各个部门看他们怎么做的,再配合他讲的,慢慢琢磨。

做生意买卖会经常出现私吞产业的,朝廷各封地经常有造反的。裴曦的作坊却是丢了一根铜针,都能找出来。

养鸡卖鸭这等很是寻常的买卖, 居然还有人派探子、细作,就只是为了学他的门道、抢他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