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三郎父子的马车、装有马鞍的马车都是把贵物重品搬下车,人也下车,马和车拆开后,靠人护着抬过来的。其余的马车装载的都是重物,拆运麻烦,只能慢慢地小心翼翼地赶过来。
翻过这座山头,又是下坡路。
同样是冰雪路面,人和马都打滑,不比上山轻松。好在麻绳够多,车轮子上缠满麻绳,多少起到些防滑作用。
镇武侯告诉裴三郎,这种路是最难走的,往年都只能拆了贡品靠人力抬下去。不然一旦马匹或马车打滑,马和车子就都没了。
卧牛山这一百多里路,他们一行,整整走了一周才走过来。
镇武侯走出卧牛山后,激动坏了,告诉裴三郎:“比前往年早了整整六天,六天,我们只损失了两辆马车、一百余人。”
裴三郎:“……”侯爷,听到你这样讲,我不知道该喜极而泣还是该悲从中来。
第22章
裴三郎对镇武侯的槽点太多, 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吐。
首先第一点, 侯爷, 您每年冬天都要上京,好歹也是一地诸侯, 能不能在路上修几个补给点,在冬天来临前把粮草先运过来?第二点,您老都知道要掉马车, 年年掉马车的路段,拿您掉下去的那些人和物资的财力够来回修好几趟栅栏和栈道的了。
这损失的一百零六个人, 一大半是失踪和冻死或病死在路上的,但凡有个窝棚和木头栅栏围起来的补给点,损失伤亡都不会有这么重。
裴三郎略作思量, 问:“父亲,我们是可以在卧牛山随意挖掘开凿的吧?”
镇武侯的眉头一动, 心想:“我儿是不是又有什么良策了?”他点头, “嗯”了声,当即很详细地回答了裴三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