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小武一拍大腿,小声朝沈歌道:“这事居然没人跟您说过么?我们老爷就是当代荀国公啊!他原先是安国公,在北边大胜后,陛下将他的称号改为镇国公。”
沈歌只觉得心神受到冲击,他家智勇无双的荀哥,原来不是京都大官的偏房,他就是大官,还是本朝能遮半边天的那种大官。
上面的说书先生丝毫不受底下气氛的影响,“……话说荀国公是何等英雄人物,他说到做到,当晚就带了五十心腹,在蛮夷的总帐内七进七出!最终带走蛮夷单于的一颗大好头颅!……”
茶楼里当下便有没听过这段的茶客激动之下质疑,“这如何当得真,荀国公便是再有能力,也不过肉体凡胎,怎么就在八千士卒当中七进七出,还手刃蛮王?这也太扯了罢?”
说书先生说熟了这段,什么质疑都听过,这也不算什么。他态度温和地说道:“兄台恐怕不是京都人士?”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您若是京都人士,便该听过,当年荀国公下场一试,那届的文武状元名头尽被荀国公一人摘了去,这等英才,又岂是我等凡人能揣度的?”
众人听了激动,不让旁人打岔,连连追问说书先生,“后来如何?”
“后来众位便知晓,荀国公在北边盘亘六年,直把所有蛮夷都打压至服气为止,至今北边蛮夷还一听到荀国公的名字便不免色变。”
又有人不服气,“这么说来,北边全靠荀国公镇着?那现今如何?我前些日子还听说北边城池有失。”
往事拿出来说一说无妨,当下之事若敢妄议,恐怕捕快便要上门拿人。
这等话说书先生不敢接,他状似没听到,又绘声绘色地给茶楼众人讲起另外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