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紧随其后,也恍然道:“卑职也明白了!”
说完,王平直接躬身向楚云恭敬地万分钦佩道:“将军未卜先知,出此奇谋,火烧江东数十艘战船,卑职真是对将军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旁的周瑜也是心服口服道:“妹夫,了不起啊!仲谋这草船借箭的计划本是天衣无缝,若不是有你洞察先机,我险些就上了他的当!
可你这一手将计就计,数千火矢就把江东战船的家底给烧得折损大半,真是厉害!太厉害了!”
单单是能洞悉到孙权的意图,已经让周瑜自叹不如,楚云非但如此,还能在短时间内立刻相处应对之策,让孙权最后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等才智,周瑜除了佩服之外,内心深处唯有恐惧!
此等才智,普天之下,还有谁能与之争锋?
周瑜扪心自问,若有朝一日自己真的与楚云反目成仇,作为敌人,他能敌得过楚云的绝世之才么?
思来想去,周瑜竟想不出任何能奈何得了楚云的法子。
无论出于交情、道义还是纯粹的利益关系,他都不可能对楚云动任何歪脑筋,既不能趁现在除掉他,更难以想象自己日后一旦与楚云交手,会是怎样凄惨的下场。
“哎,与此人生在同一时代,当真不知究竟是幸事,还是不幸……”
在心里这般默默感叹一句之后,周瑜也唯有把不该有的心思萌芽全部掐灭。
楚云不知道这么短短几秒之内,周瑜的心思产生这般巨大的变化,只是淡然一笑,说道:“只能怪那孙权与我都想到一块儿去了吧……”
也唯有用这个借口去搪塞周瑜和王平,楚云总不能说自己看过史书,知道孙权会“草船借箭”吧?
“妹夫一场火计,为我庐江退大敌,虽说不知道江东具体到底损失了多少艘战船,但我敢断定,三个月之内,孙权绝对没有能再对庐江动心思的资格!”
周瑜谈笑间的语气都轻松了不少,这些日子压在他身上的重担,终于在楚云的帮助下,暂且卸下。
尽管庐江在周瑜的治理下,经过大半年的时间,已经风生水起,蒸蒸日上。
但庐江毕竟只是一郡之地,而作为死对头,孙权手中掌握着足足六个郡,双方的领地范围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这意味着周瑜如何努力,都难以与孙权抗衡。
好在经过这一战,孙权大败,在江东的威信不说一落千丈,也要降低不少。
如果周瑜能抓住机会大做文章,也许可以为庐江争取更多时间的太平,甚至利用已经渗透在江东的势力,对江东群臣诸将进行策反。
只是这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具体能操作到哪一步,就要看周瑜自己的本事了。
一大清早就斩获如此大的胜果,楚云与周瑜二人麾下的将士们都倍受振奋。
周瑜知道孙权短期能不会再对庐江动兵,索性提议将二人麾下的将士们撤回舒县,只留下少许庐江守军查探,以防万一。
二人率军回到舒县时,已是傍晚,同乘一座车驾的周瑜向楚云提议道:“中午咱们都吃得太过简陋,等回到舒城,我让下人们多准备些好酒好菜,妹夫今夜定要与我一醉方休啊!”
“姐夫盛情,我自难却,只是请姐夫稍微放我一马,照顾一下我那不成气候的酒量就好。”
楚云谦虚地答应道。
回到舒县,周瑜即下令杀猪宰羊,让将士们今夜可以开怀畅饮,品尝美酒佳肴。
准备好酒宴后,他在宴请楚云时,特地过问有关王平的事,还承认自己欣赏王平这个年轻人,让楚云如果愿意的话,不妨将他一并带上。
楚云不得不承认,这庐江的四腮鲈鱼,确实是与众不同,特别是舒县内的厨师烹调手艺精巧,虽不及楚云,却独有其妙,让楚云吃得很是满足。
而宴席上,周瑜没有与楚云太见外,只是聊着些与军政大事无关的家长里短,比如他家儿子最近勤奋好学,或者某位将军家的双亲病重等略有些无关痛痒的闲话。
楚云对谈及这样的内容并不反感,倒是不谙世事的王平兴致欠缺,可在两位大人物面前,又不敢表现出厌烦的态度,让他心里别扭得很。
只是楚云想不到,宴席结束后,他竟见到了一位名气极大,却先前素未谋面的人物。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