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刘琦的大军想来还未出新野,就算他率军兵临城下,侄儿担保以路招的能力,坚守城池一阵绝非难事!
如此,待叔父战罢刘备!侄儿愿率羽林骑星夜驰援宛城,定保宛城不失!”
楚云得慷慨激昂,其实路招究竟能坚持多久,楚云自己心里也没底。
虽然弄不清一向庸懦的刘表,为何突然同意刘琦出兵主动攻伐曹操治下的领地,但楚云只确定一件事:就算宛城有失,也必须趁此机会灭掉刘备,永除后患。
只要刘备一死,江东独木难支,只要能赢下与袁绍的官渡一战,曹操一统下的难度将大减,也许下再过几年便可平定。
怀着这样的想法,楚云下定决心,就算宛城当真失守,自己就算背下这口锅,将责任全拦下也要干掉刘备这个最大的隐患。
见楚云决意如此沉重,作为好兄弟的郭嘉与曹昂也跟着帮腔,表示愿意相信楚云,先攻寿春,待剿除刘备,再驰援宛城。
曹操向来多谋善断,事已至此也不再犹豫,同样决定相信楚云,攻伐寿春,与刘备决战。
突然,夏侯惇挠了挠脑壳,锃亮的手甲发出“吱吱”声,道:“那个,要攻打寿春,我倒是有一计策,不知算不算得上妙计。”
曹操、楚云、郭嘉与曹昂四人同是眼前一亮,曹操追问道:“元让有何妙计?不妨来听听。”
夏侯惇笑道:“刘备遣使而来,不过是为了向兄长示好,求兄长莫要在他引兵攻伐庐江时,攻袭寿春。
如此,兄长何不先对刘备好生安抚,待其引军出城攻打庐江时,兄长再挥军南下,一举夺下寿春,再拿庐江!岂不美哉?!”
完,夏侯惇满怀期望地看着曹操等人,像是在等待着赞誉和褒奖。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众人同情的白眼。
“干……干嘛这么看我,这计策有什么问题吗……?”夏侯惇眨了眨眼,困惑不解地问道。
众人都不想直言让夏侯惇丢了面子,唯有曹操一脸尴尬地无奈解释道:“元让……你这计策,倒也算是妙计……可是,且不宛城战事吃紧,我军没有时间坐等刘备率军出城,另外你莫要忘了,前日我们刚与江东联姻,答应周瑜助其拖住刘备的军势,保庐江太平。
若是按照你的计策,我们岂不是变成刘备那般言而无信的人?”
着,曹操还有意无意地看向楚云。
夏侯惇恍然大悟,如梦初醒的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了些什么,脸色涨红地对楚云赔礼解释道:“云儿,你元让叔我不是那个意思……我……”
要知道,乔紫清可是东吴嫁过来的姑娘,楚云与她虽未完婚,也已定下婚约,若真按照夏侯惇这计划行事,虽然占了便宜,但无异于将东吴坑死。
到那时,楚云、乔紫清如何自处?曹操也必将失信于下,名声扫地。
更重要的是,如果当真有利可图,曹操也未必不会做出这种极赌抉择,夏侯惇的这一计划,看似有利,实则目光短浅,虽然得到眼前的利益,也因此将江东彻底得罪,失了庐江的孙策、周瑜二人,以后怕是恨透了曹操。
待曹操与河北之战的胜者决战时,孙策、周瑜必然自南方掣肘,偷袭曹操后方,到那时,悔之晚矣。
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夏侯惇提出的这一计策,虽然在场的每个人包括曹昂都早就想到,但众人一来给楚云和乔紫清这对未来的夫妻面子,二来不愿得罪江东,具是没打算提起。
楚云知道夏侯惇不过是一时脑热,未经细想就开口直言,也不生气,笑道:“元让叔无需解释,侄儿明白,咱们一家人,元让叔岂会不顾及紫清的感受呢。”
“就是!就是!紫清丫头先是治好了伤寒之症,又救了奉孝,你了解你元让叔,你元让叔岂是那种薄情之人!”???c0
察言观色后,见楚云确无怒意,夏侯惇才松了口气。
主意敲定,曹操立刻下令扣下刘备派来的使者,并亲自出城入营,交代众将具体事宜,明日即出兵南下,向寿春进军!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