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河打开一坛子酒,哼着小调烫着酒,心里十分的舒坦。
“三叔,爷爷让你过去一趟!”后新从院子里招呼了一声,没进屋子就走了。
赵传河十分不悦的皱了皱眉,却也不得不放下了筷子。
一开始他卖酒,卖的是父母地窖的存货,四十多坛酒全被他卖光以后,他去找了大哥和二哥,要求以一块钱的价格买他们的酒,赵传山和赵传海一开始都答应了,后来觉得一块钱不够成本,他们这粮食酒,三斤粮食出一斤酒,高粱玉米不值钱,但酿酒不但需要技术,还是个体力活儿,赵家的酒,赵老汉和赵传河从来都不肯出力,都是赵传山和赵传海搭伙酿出来的,这么一算账,一块钱太少了,何况还有坛子的本钱,价格从一块钱涨到一块二,今年秋收过后,又把价格提到了一块五。
当时赵传河很生气,要知道他在市场上的卖价就是一块五,如果这样他还挣啥,不但一分钱不挣,还要搭上来回的路费,当场就说了气话,说不买他们的酒了,村里家家户户都酿酒,谁家没有二三十坛子的存货?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别人也都要价一块五。
赵传河原本认为,这是因为他大哥赵传山现在是生产队的大队长,村里人都不敢得罪他,所以才要了高价,没想到他去了邻村收酒,要价也都是一块五左右,甚至还有要两三块的,当他提到供销社的散酒三毛钱一斤,有个很耿直的大哥把他骂了一顿,说那勾兑酒,能跟正宗的粮食酒一个价吗?
此时他才意识到,可能他的定价有问题,为了让自己有个数儿,他特意去县上买了三毛钱一斤的散酒,家里总有喝不完的酒,他这还是第一次喝这种酒,没想到竟然这么难喝!
这样的酒也配三毛钱一斤!
一想到被自己廉价卖掉的那些好酒,赵传河就十分肉疼,没办法,最后他还是花一块五从哥哥家买酒,赵传山现在隔上两月就做一次酒,就是为了供给他卖酒。
难道这是又想涨价了?
“传河来了,快坐吧!”赵传山一看到弟弟进来,态度十分热情,赵传海虽然没有说话,却给他拉开了椅子。
赵传河一屁股坐下,有点不耐烦的问道,“爸,找我什么事儿啊?”
赵老汉以前最喜欢的是小儿子,但小儿子眼看三十多了还没有后,他的一颗心就偏向后礼和后新了,后礼不在家,后新就是他心上的第一人了,他敲了敲烟杆子,说道,“老三,你一个人去平城卖酒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以后让后新跟着你去吧,反正现在农闲了,在家也没什么事儿!”
赵传河不太愿意带侄子,村里人一开始对他卖酒很不以为然,但眼看着他卖了快半年了,真的挣到钱了,也有那心思活泛的过来打听,无论人家怎么打听,他一个字都不肯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