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王桂生现在很风光,很快就会因为站错队而失去势。
也不足为虑。
但前世她并不了解曹丽娟娘家的底细,当她把这个意思透露给郭大姐后,郭大姐早就看曹丽娟不顺眼了,立即就开始调查了,她一个单身女同志有的是时间,因为一个小小的粉刺跑了四五趟医院,从一个护士长嘴里了解到,已经退休的专家兼副院长曹丽娟娘家老家是上海崇明岛的。
这可真是太巧了,他们郭家老家就是上海崇明的,不过郭大姐的父母都是在上海长大的,崇明岛已经没什么亲人了。
今年的春节郭家照例全家出动回上海,郭大姐自然也不例外,她趁机去了一趟崇明岛。
一连打听了好多人,才有一个老人想起来当年的曹家,说这一家现在可惜了,曹家老爷子算是个有本事的人,可惜只有一个儿子,但儿子还不如老子,只有一个女儿,也就是曹丽娟,曹家大儿子过世后,曹家在上海算是一点痕迹也没有了!
曹丽娟回到家就急吼吼的把王文广的情况跟丈夫说了,王稼轩听了也有些意外,虽然心疼儿子,同时也暗自庆幸,幸亏他和曹丽娟没有去探视儿子,若是真沾上了,他这一把老骨头进去,估计几个月就熬没了!
王稼轩放下花铲,将老花镜也摘下来,说道,“丽娟你别着急!来来,咱们去屋里详细谈!”
走到屋子里,王稼轩先给妻子倒了杯热茶,然后不急不慢的说道,“咱们也就这两年的日子好过了,前两年饥荒的日子你忘了?那时候一个人三十斤口粮,粮店还经常断货,买面都买不到!你忘了咱们两个馒头吃一天的时候了?那样的日子不也过来了?农场的条件肯定比较艰苦,要是很舒坦,那还能叫劳动改造!赵珍珍说文广吃不饱,但一顿饭也能吃两个玉米面馍馍,即便是吃不饱,肯定也不会出大问题,既然能从老乡那里买东西吃,那咱们出钱好了!”
曹丽娟其实也是这个意思,而且她觉得要多多益善,犹豫了一下说道,“要不兑两根金条吧,明天我跑一趟银行!”
王稼轩摇摇头说道,“一个在乡下的农场,就算是老百姓卖给他们的东西比较贵,那也花不了多少钱啊。再说了,你一下子捎那么多钱,让别人怎么想?”
夫妻俩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先拿出来四百块钱让赵珍珍给儿子捎过去。
客观的来说,四百块也不算少了,差不多是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了,但曹丽娟还是觉得有点少,她是这样算的,儿子以前一个月工资一百多尚且过得比较拮据,而且赵珍珍也不是每个月都能去探视,听她的意思,这次专门把钱送过去后,再下一次的探视要等到中秋节了。
现在才是一月,离中秋节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四百块用大半年一个月才几十块,哪里够用啊。
王稼轩和曹丽娟夫妻俩虽然感情不错,但现在两个人的财务都是分开的,曹丽娟从父母那里继承到的四十根金条,一直是她自己单独保管的。
第二天,曹丽娟从医院坐诊结束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银行将两根金条兑成了现金,一共是六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