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没在疗养院待太久,陈馨要回去带队,周昊也要去京都参加一个学习。他打算再次进修,这次趁着学习的机会找到了相关专业的一位教授,谈了一次后,教授给他介绍了一个在职研究生的班让他去读,还给了他自己的联系方式,让他有不懂的就直接问。

这里面虽然也有周爷爷的面子在,但是周昊自己的进取心也是很占优势的,至少老教授觉得周昊还是可堪造就。

回到京都后,周昊去了封闭学习一周,陈馨则赶去电视台协调拍摄。

相较于辩论赛上其他同学的挥斥方遒,节目表演就是传媒学校同学的主场作战了。其实除开C市的传媒学校外,还有两所大学的学生也是学相关专业的,到了电视台不说如鱼得水,但也比其他同学多几分激动少两分紧张。

这并非全民娱乐的年代,上电视还是个非常稀罕的事情,特别是这些同学们,估计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经验。陈馨作为传媒学院的带队老师,自己也曾参与过节目的拍摄,加上不是自己上台,所以相较来说她是现场最有条理性,配合最好的一位老师了。

这期节目也是知识问答类的,虽然有台本,但并不能保证学生们就可以轻松过关。

为了拍摄顺利,电视台首先在有相关经验的几个学校里选择了参加节目的学生。

这个选择是基于自愿和推荐两项原则来的。当然也要看电视台那边对人选的要求,太紧张放不开的肯定不行,太过于跳脱不按台本来的也不能参与,负责协调的老师又要听从电视台的要求又要安抚学生的情绪,也是紧张得一匹。

第342章 打起来了

陈馨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主动出来表示她可以一个人负责今天拍摄的学生的协调工作。

在征求的各学校和学生的同意后,陈馨直接把今天要拍摄的学生们拉到一起,找了个小房间开了个会,让他们拿出台本,有不明白的地方先问,然后给解释,并让学生把重点写在旁边。

除开陈馨外,还有个学校的男老师也在小会议室里帮忙疏导学生的紧张情绪。

第一场的录制比较顺利,来当啦啦队的也是本地一所学校的学生,大一的新生功课不紧,人也活波,对这种任务型的拍摄不排斥。

闹腾腾的拍了一上午终于拍完第一期,收拾完已经快两点了。

电视台提供盒饭,一荤两素外加一瓶矿泉水。陈馨跟其他老师商量了一下,各家出一点钱,凑齐之后给一人加了一个鸡腿。虽然不多,但是他们的行为还是让节目组的老师很高兴,也乐意私下里指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