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出版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漫长的过程,还好,因为叶老这本书并非教育资料,审核没有那么严格,估计半个月到一个月就能交版印刷。印刷出来之后,陈馨跟韩师兄想的是在书店做一个易拉宝的推广宣传,设计宣传语这么高难度的事情,还是交给曹教授去负责吧!

国内出个人回忆录的也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的社会名气才会出书,像叶老这样的老学者,在学术圈子里地位毋庸置疑,但是在社会大环境里,没多少人知道他老人家的名字的,所以如何宣传,如何让读者想要去了解这位老人的一生经历,就需要一个好的宣传语去调动读者的好奇心了。

自家老师要出书,叶老的弟子们肯定是当仁不让的要支持的,甚至一位已经出国七八年定居国外的学者也打电话给陈馨了,说要钱给钱,要支持给支持,只希望让老师能满意,然后说等书出来了,他要五十本送人,还希望能得到几本老师的签名书。

第196章 对美食的回忆

对于这种要求陈馨当然不会拒绝,他们都私下商量过了,要是书店销售不好,他们就自掏腰包去买上一批送到下面的学校充实图书馆!

再加上叶老的亲朋旧友和同事学生,想来几百本应该是能销售出去的。

并且陈馨在整理叶老的回忆录和随笔的时候,还冒出了一个想法。

她想收集基本叶老同时代的老学者的回忆录和随笔散文集等等资料,做一个读书沙龙,专门探讨这些老一辈学者当年的国内外文化的激.情碰撞。

这个沙龙不一定非要找英语系或者外文系的人参加,只要是有兴趣的,对这方面有所了解和有个人观点的都欢迎参加,最好是本市或者本省的人,毕竟这个沙龙不可能提供住宿,最多提供一顿简餐。

这个点子陈馨跟韩师兄交流过,也征询过南哥的意见。南哥觉得没问题,甚至想要把这个沙龙放到出版社所在的城市举行,但是陈馨却想把沙龙放在H大旁边的一家茶馆进行。

陈馨的意思是,他们可以先举办沙龙,大家在一起读书,一起畅所欲言,最后如果叶老精神不错,还可以短时间参加他们的沙龙,回答读者的一些提问什么的,这样一来比在南方出版社那边举行要强多了,而且也相当于是一个变形的读者签名会了。

韩师兄则说要不然通知他的师兄弟和师叔伯们回去给老爷子祝寿,顺便开个读书沙龙。被陈馨一巴掌拍了回去。

“你那就不叫读书沙龙,叫无脑吹大会了。你信不信你这样跟师公说,师公能气到不跟你说话。”

韩师兄摸摸脑袋,想了下,觉得还真有可能。但是他也担心陈馨想做这个沙龙做不起来,让老人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