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页

邵箐灵光一现:“征辟和荐举难解近渴,不如开科取士?天下学子俱可应考,择贤能而取之?”

科举。

不论出身,不论贫富,皆可参与,不但大大拓宽了朝廷选用人才的途径,而且还让中下层阶级有机会向上层发展。不但有利于皇帝任用有才之士,还对于社会稳定起到相当的作用。

公平公正,人人都站在一个同等的阶梯上起步。

邵箐此言一出,殿上君臣俱眼前一亮。

魏景本不拘泥于士族寒门,能者他俱用之,此举于国于朝廷有大利,他当场就思索起细节;季桓戴光等人的眼光也非庸常,纷纷附议;另有张雍陈琦等寒门出身者更是大力赞同。

十一月中旬,魏景颁下诏令,新增科举取士制,大齐朝的首次恩科将是十二月中旬举行,年前进行院试乡试,明年三月在洛京进行会试殿试。

目前科举制和征辟察举制并行,魏景自清楚急不得,先试行着,等科举制一步步成熟后,再慢慢削减征辟察觉名额,进而逐渐取缔。

此举,其实是有些触动了士族阶层的利益,不过魏景乃大齐开国君王极为qiáng势,历来是说一不二,雷厉风行,科举制迅速推行开去。

诏令一出,天下震动,无数寒门学子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同时传扬天下的还有一个人的名字。

建元帝之元后,邵氏。

科举取士,乃邵后提议并大力促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