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这次修的学堂和会议室,算是大启名议上的第一座水泥房子。
兴宁帝召见,被召见的人哪里敢耽搁?一听到消息,立即丢下手头的活计,屁颠颠的往荣国府来,随后就被小厮领到了这里。
所有人都到齐后,贾赦命人上了一盘玉米、一盘土豆、一盘烤红薯。大家都是经年的同僚了,有好东西自然是要与大家分享的。
当听说了这三种粮食的特性后,这几位眼光毒辣的大人们立即看出来了这些东西的好处来,纷纷向贾赦讨要粮种,即使要花钱也无所谓,贾赦能怎么办?当然是,答应他们了!
至于花钱买种子什么的,搞研究是要花钱的,适当的收一些费用贴补贴补,无可厚非不是。
吃饱喝足,贾赦提出了以工代赈的方法,都是在官场上浸淫了许多年的老狐狸了,自然可以看出来以工代赈方式的可行性,众人也都是这几年兴宁帝提拔起来的有识之人,在这种事关大启安危的大事上,从来都不糊涂,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话题很快就到了由谁来主导此事上。
一提到这个问题,所有人突然就沉默了。要说人选,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提出好几个适合担此重任的青年才俊来。要知道这件事可是在兴宁帝的面前挂了号的,要是做得好了,将来平步青云不是难事。
而他们,哪一个没有个出息的后辈,学生啊?这都是极好的人选。
可是他们却不敢提,同样的道理,兴宁帝对这件事情这么上心,万一做不好,别说平步青云,升官加爵了,被皇帝厌弃可就完了。
贾赦环视了众人一眼,轻哼:“既然你们都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我这里倒是有一个。”
他这话一出,因为众人的明哲保身而渐渐冷了脸的兴宁帝面露微笑:“能被爱卿亲自推荐,想来此人必有过人之处。你且说来。”
贾赦道:“贾珠。”众皆哗然。
兴宁帝不解,荣国府大房二房关系不睦的事,在京城几乎人尽皆知,贾赦怎么会举荐贾珠,让他主理这么重要的事?莫不是想把人推上高位,再使计让其出错,被圣人厌弃,甚或是获罪?
兴宁帝暗自摇头,贾赦不是这样的人。
贾赦笑道:“所谓举贤不避亲。之前珠哥儿在岭南为官多年,政绩斐然,因政绩上佳被调回京城,只是目前没有适合他的职位,还在家中等消息呢。如今有了这等机会,珠哥儿是荣国府这一辈中,最出息的一个,臣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