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毫不在意百官的状态,抛出一道惊雷:你们总是说天下都是朕的,结果上回那场冰雹砸坏了宫里一小半的屋檐,太后住的永乐宫都漏雨了,朕想修缮宫殿,你们居然说国库空虚,没钱,修不起。很好,反正朕也住不惯那旧宫苑。朕要新建一座西园。不用国库的钱,从朕的私库出钱。
郭禧:“……”
群臣:“……”
陛下的私库?那不就是卖官的钱吗?
卖官鬻爵也算是老刘家的一个传统。汉武帝、文帝景帝都曾限量出售爵位。到了桓帝刘志时期,兵连祸结,为了筹钱平叛赈灾,刘志把卖官制度发扬光大,关内侯、虎贲、羽林、五大夫等官爵都可以花钱上任。
不过论起卖官,和刘宏相比,老刘家的列祖列宗简直都弱爆了。因为刘宏不仅向那些买官的人索要钱财,没买官,凭借能力当官的臣子也要交钱,名曰“上任钱”。为官清廉没钱怎么办?不用担心,您可以先上任再付款,还能分期付款哟。
在刘宏眼中,满朝文武就是一个个行走的钱袋子。虽然他暂时只能效仿刘志,卖一些前辈们卖过的官爵,但早晚有一天,他要将三公九卿都明码标价,太尉什么的,怎么着也要卖一亿钱才行。
想到这里,刘宏望向郭禧,只见郭太尉正以一种极端正极优雅的姿势跪坐在上首,眉目清隽,全身上下,连一根头发丝看上去都十分妥帖,挑不出一丁点失仪的地方,也看不出喜怒。
颍川名士,果然非同一般。
郭禧面无表情的时候,有一种很强势的气场,让刘宏有点怵的慌。昨夜王甫和董太后商议许久,他们特意叮嘱刘宏:如果郭太尉反对卖官之策,那就是非议朝政,不敬先皇,可以把他杀了。如果郭太尉赞同卖官之策,那过一段时间再把他杀了,可以平息卖官引发的怨愤。顺便安抚那些反对卖官的臣子。但此时此刻,郭太尉一言不发,王甫和母后并没说过这种情形要如何应对……
刘宏松了一口气,他并不想杀郭太尉,但他更不想和王甫起冲突,至少现在还不行。
不过,昨夜王甫信心满满,想利用獒犬羞辱郭太尉,让郭太尉当场发怒,忍不住开口说话,将把柄递过来。然而现在看来,这个谋划显然落空了,说好的士可杀不可辱呢?
建宁三年(公元170年),三月丙寅晦,日蚀。太尉郭禧上表请辞。
四月,任闻人袭为太尉。郭禧为太中大夫,郭禧称病辞官,回到故乡颍川。
七月,司空刘嚣被罢免,乔玄升任司空。
乔玄一上任,就弹劾董宠冒用太后的名义向官员索要贿赂。
其实并不存在什么“冒用太后的名义”,董宠要钱,就是替董太后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