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奇:王佐留香,守墓缉凶,太公忘年。

“王佐留香”是说荀彧。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谦谦君子,像美玉一样通透、温润、缜密、优雅,坚毅。

这个男人的教养是刻在骨子里的,不冷淡也不热烈,不盛气凌人更不会迎合讨好,正如他衣上的熏香,无声无息又温柔缱绻的包容一切,让所有靠近的人都如沐春风。

南阳名士何颙评价荀彧:王佐才也。

每逢荀彧从廊下经过,剑鞘和玉佩随着他的走动轻轻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伴着风中缓缓飘散的优雅香气,无疑是书院中最美的风景。

“守墓缉凶”是说荀攸,荀攸,字公达。按辈份算是荀彧的侄子,但他比荀彧年长六岁。

荀攸很小的时候就失去双亲,寄居在叔父家。可能是寄人篱下的原因,荀攸性格内敛,不爱说话,偶尔开口声音也特别小,有点怯怯的,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荀家的长辈都觉得这孩子看上去呆呆的,性子又怯弱,是不是有点愚痴?

直到荀攸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祖父荀昙去世,有个叫张权的人主动登门要求为荀昙守墓。荀昙生前当过广陵太守,张权是他手下的官吏。这年头门生故吏帮着打理丧事、顺带一起守墓什么的不算稀奇,传出去还是一桩美谈。所以荀家的人也没太留意。

荀攸却私下对他叔父荀衢说:“这个人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么奸猾的事情。”荀衢一听,也起了疑心,他连夜盘问张权,好嘛,原来这个张权杀了人,正在逃亡,想借守墓躲藏在荀家。

从此再也没有人说荀攸愚痴了,他明明是外愚内智呀。

至于太公忘年,这有点不好说,这个太公不是那位姜太公,而是泛指祖父。

颍川上了岁数的几位祖父辈的名士都特别喜欢找郭嘉玩耍,不是那种长辈对待小辈的态度,而是像忘年交一样,时间随机,话题随意,相处随性。一嗨起来都不记得自个儿多少岁了,直接跟着郭嘉胡闹,让家中晚辈哭笑不得。

代表人物荀爽、郭禧。一大把年纪和郭嘉一起逗鸟、酿酒,还一本正经地讨论:诸子百家的死法不同。

“道家,顺其自然,最好一直活到老死。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要死也要为君父死。纵横家,想让谁死,就借别人的手弄死他。法家,判了砍头绝不腰斩,让他怎么死,他必须怎么死……”

听到这里,程立终于能够正视他内心中老想找郭嘉对弈的瘙痒了,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连荀爽都这样。

郭嘉:作为一个大好少年郎,居然被误认为喜欢和长者交谈,人送绰号“小太公”,说出来都是泪。他上辈子看三国,十二岁时欣赏诸葛,十四岁欣赏曹操,十八岁以后喜欢文若、公瑾、大乔、小乔、蔡文姬、甄宓等美人,两辈子加在一起,也没有关注过任何一个槽老头,这简直比窦娥还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