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我是个只能纸上谈兵的,半点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没。倒是先生大才,连弹簧都能琢磨出量产的机器来,那这平板玻璃的机器想必也不在话下!”

“若先生不弃,我愿将此事全权交给先生。也……将天下百姓能否早日住上镶玻璃的房子、冬日里吃上绿油油的菜、为读书熬坏了双眼的贫寒学子能不能戴上一副属于自己的眼镜等等希望,尽数寄托于先生。”

黄履庄未料她说完就朝自己深深一礼,急忙躲避:“格格不可!小民何德何能,怎当格格一拜?”

“若说拜托,也该是小民拜托格格才是。小民不才,一切研究制作皆从本心,只极力探索,突破更难、达到更高的水平。从未想过停停脚步,将这一身所学用于国计民生,也……无此能力。”

黄履庄正色,躬身一礼:“若格格能居中操持,那才真是小民之幸,社稷之幸,天下百姓之幸!”

玉录玳侧身避过,还了一礼:“先生客气了。本吾所欲,敢不尽心用命?”

两人对视一笑间,大清最默契的合作拍档就此达成。

水泥、杜仲胶与弹簧,三样玉录玳计划中减少颠簸,好叫太子妃孕中也可以长途旅行的物件都宣告面世。

只……

水泥才刚刚一出,就被康熙引为至宝。正加班加点地烧制中,好用于加固堤防治理水患;加高、加固城墙,巩固城防等等,大写的供不应求。远没达到用水泥铺官道,好叫京城到承德皆坦途的奢侈程度。

杜仲胶倒是能制成条状,绑在车轮上了。但死心实实的一圈,根本跟现代的橡胶轮胎无法同日而语。顶多……

比原来的更省点儿皮子?

咳咳,杜仲胶出现之前,权贵人家都用皮子箍在车轮上,用以减轻颠簸、减少噪音等。

“总之……”玉录玳遗憾地摊摊手:“就是东西都粗粗地制出来了,但离我想要的程度还差得远。不过现在有黄先生的加入,来年酷暑到来之前,臣妇应该不至于食言。今年么,先来个自动驱暑扇给娘娘应应急?”

说完,她这就轻轻地拍了拍手,自有宫女抬了个偌大的物件进来。

石氏一脸好奇:“哦,这就是姨母所说的自动驱暑扇?”

“是,娘娘且看。”玉录玳循着黄履庄所教找到机括,轻轻一旋,沙沙的微响声起处,有微风徐来,渐渐驱走满室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