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王氏又道:“这次娘娘省亲,咱们家出了不少银子。之前你姨妈同我商议,想着先把你和宝玉的亲事定下来,免得将来又有变故,我儿觉得如何?”

宝钗抿唇,听到这个消息,并不如想像中的让她开心。

“妈妈,您真的觉得,宝玉是个良人吗?”

薛王氏奇怪,不解道:“我儿这是何意?你可是听说了什么?”

宝钗摇头:“我并未听说什么,只是想到,宝玉自幼长在内帷,不喜读书,老太太又惯着他,都这么大了,还天天和姐妹们厮混在一处,没甚长进。姨妈常说宝玉将来是有大造化的,女儿却不这么认为,不曾努力,造化从何而来?”

薛王氏笑了:“我的儿,你着相了不是?宝玉含玉而生,这便是造化。不喜读书又如何?那些先生都说他在读书一道上极有灵性,等那孩子再大些,懂事了,读书自然不在话下,科举入仕不过是早晚的事儿。再说了,宫里还有娘娘在呢,还怕宝玉没有前程?”

拍拍宝钗的手,薛王氏安慰道:“我知你在想些什么。丰源侯世子也的确比宝玉强上不少,只是他同北静王那关系,就不是咱们能随便插手进去的,王爷那霸道的性子,咱们可承受不起。再者说,宝玉是个好孩子,是个贴心的,会怜惜人的,咱们两家有亲,我儿若是嫁了他,也不必担心婆媳的问题,可不就是一段极好的姻缘么?”

“而且啊……”薛王氏抬手摸着宝钗挂在脖子上的金锁,笑道,“都说金玉良缘,当年,那和尚说了,你这金锁得有玉来配,方是天大的好姻缘。说的可不就是宝玉么?有什么能比生而带来的玉更厉害?”

宝钗不说话了,她被薛王氏说服了。

“可是,宝玉的亲事,姨妈真的能做主吗?老太太那里,怕是更属意林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