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那位杨先生真的答应收我了?”忍不住的,贾琏还是将心底的疑问问了出来。

贾赦点头:“那是自然,他当年欠了我一个不小的人情,不过是收下你,教导读书罢了,他有何不乐意的?再者说,我二人商议过了,待你在杨先生那儿学得差不多了,就回金陵去参加童生试,考个秀才回来。之后便直接去国子学读书。杨先生是不会再教导你的。你二人的师生情宜到此为止。”贾赦颇为得意。

贾琏点头,“前儿老太太不是说要把咱们府上入国子学的名额让给珠大哥哥么?现在那名额还给他吗?”当时那老太太说得可好听了,说什么他又不爱读书,将来定然是不会去国子学受那份苦的,府里的名额不用实在是浪费了,倒不如给了贾珠的好。想到这里,贾琏低下头,语气有些不甘,“那名额,儿子想要自己留着。”

只是,贾赦当时可是答应把名额给贾珠的,现在又要反悔,怕是不好吧?

贾赦哼道:“那是我的东西,老爷想给谁就给谁,谁又能奈我何?再说了,就贾珠那样儿的,真能读出什么名堂出来不成?我是不信的!”

贾琏:……果然是个浑不吝的主儿!

看出贾琏的迟疑,贾赦难得的解释了一下:“之前你不爱读书,为父也舍不得你去受那份读书的清苦。那名额谁想要,拿去了便是,给谁不是给?无甚差别。珠哥儿想要就给了,反正他是自家人,他若是出息了,将来也能帮衬你不是?如今你想上进了,要读书,那名额自然是要留给你的。这点亲疏远近,我还是分得清的。”

贾琏点头,这就是所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吧?

到了十六这日,贾赦带着贾琏,早早的就到了花枝巷。

杨府就在距离花枝巷口不过百多米的地方,环境甚是不错。

早前在马车上时,贾赦曾经对贾琏说过杨先生的基本情况。

“在你之前,杨先生还收了一个小弟子,算是他的入室弟子,听说是京中某个世家的嫡子,具体是谁,我并不知道,杨先生也无意告之于我,想来你们两个也遇不到一处,若是将来遇上了,以平常心待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