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

“不错,内外门之间以传送阵联系。这样外门可以建在中原,方便招收弟子;内门在灵鹫宫,远离尘世。两全其美。”段誉说。

看来这几日虚竹已和段誉阿碧商议了广收弟子之事,原则上取得了一致意见。

黄药师卸下聚气丹,参与讨论。

“师傅,你认为本派外门建在何地为好呢?”

“我以为,建在终南山最为适宜。终南山毗邻长安城,人杰地灵。王重阳又曾于此地传道多年,民心向道,最宜为本派外门驻地。”虚竹果然动了脑筋。

“不妥”,阿碧反对说,“盛世之时,终南山自是人杰地灵。今值乱世,终南山一代连年烽火,长安十室九空,民皆衣不遮体。秦封一路,识字之人不及东南一县,还谈何人杰地灵!小妹认为,当今天下,唯江东鱼米之乡可称人杰地灵。江南西路之三清山,得天地之造化,正是建门立派之好所在。”

“我认为不妥”,虚竹反对说,“江东虽富甲天下,知书达理,却偏在一隅,民风柔弱,不利修行。况且那三清山已有同道王霖,于四年前建了道观,我派怎能与之争地。”

“那么便将外门定在蜀中可好,青城山亦是人杰地灵之所。”段誉说。

“更不妥”,虚竹和阿碧齐声说,“蜀道难行,必然不利于广收弟子。”

见几人难以取得一致意见,黄药师说:“师傅师叔,请听弟子一言。”

“请讲。”

“弟子以为,我派驻地,并非定要选在古之名山大川。刘禹锡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既然秦凤太贫,江南太柔,蜀中又太险,不如便把外门选于三者之中。京西南路,汉水丹江口之畔,有一所在,名曰武当山,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正宜做我派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