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朱权为了自保不得已而为之。】

天幕开始放出朱权的纪录片,给洪武年间的朱权演示,他后来的人生有多么身不由己。

倒霉鬼朱权,先是因为朵颜三卫势力强大,被朱棣逼着参加靖难之役。

靖难成功后,朱棣就开始忌惮他的能力,没收了他的军马和朵颜三卫,把他的封地改到南昌。而且明确规定,朱权到南昌后待遇一切从简,连王府都不必单独修建。

为了让朱棣放心,朱权晚年开始醉心“茶事”,在家研究茶道,而且研究的还是宋朝的点茶戏。

这本书,分为《品茶》、《收茶》、《点茶》、《熏香茶法》、《茶炉》、《茶灶》、《茶磨》、《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煎汤法》、《品水》共十六个部分。

书中的每个环节,都写得十分清晰明了,很明显朱权对茶事不是附庸风雅,是十分专注深入的了解过。

【虽然朱权早年身不由己比较倒霉,但是晚年专心茶道后,茶事反哺朱权,让他修身养性,晚年得以以70岁高龄善终,他也是朱元璋所有儿子里死的最晚的,熬死了所有兄弟,笑到了最后。】

【朱权不是最长寿的。

朱元璋活了71岁,朱元璋的第三个儿子朱桂活了72岁,都比他更长那么一两岁。

但作为第17子,还是活了70岁的17子,朱权是死的最晚的,死的时候大明第9任皇帝朱见深都已经1岁了。】

【朱权最终送走了朱棣、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笑着活到了最后。】

永乐年间,被软禁还被监视的朱权在南昌仰天大笑:“哈哈哈哈!本王原来如此长寿!”

70岁高龄,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