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元朝为什么都演绎得是唐宋小说?这就是答案,元明清三朝的中央戏曲政策,管控严格,不但要求只能宣扬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故事,而且对唱戏者有严苛的刑罚。】
天幕放出了元明清三朝密密麻麻的禁戏法律,看完顿时让唐宋文人感到庆幸。
相比之下,自己的帝王已经很开明了!
元朝对戏曲的禁毁主要使用“死、流、杖”三种处罚方法,规定乱编词曲的人必须处死,把胡编词曲与谋逆并列为极其恶劣的犯罪;如果编造词曲讥讽议论政治,就会被流放偏远地区;朝廷还对各行各业进行严格分类,艺人只能负责戏曲行当,不能从事其他行当,其他行业也不能随意唱戏,违规者属于不务正业,会被处以杖刑。
元朝重视农耕,若是百姓不听法令,随意唱戏、听戏,都会被处以杖刑。教习戏曲的师傅和土地杖责77大板,立集市唱淫词犯人杖责47下,地方官吏杖责27大板——杖刑以“7”为尾数,从7、17开始一直到87、97和107。
此外,对艺人也有约束,禁止艺人参加科举考试——这一点被明清完全继承下来,明朝规定“娼优隶卒之家不准入乡校”,都对艺人十分歧视。
元朝严禁聚众看戏,尤其是夜间看戏,也被明清不同程度的继承了下来。
到明洪武时期,刑罚更加严重。
洪武帝好酷刑,刑罚变成了充军、赎刑、枷号、廷杖等。比如禁止戏曲娱乐,违规唱曲者割去口鼻,以损害外貌的方式摧残犯人比刺字更残酷;还有把犯人绑起来倒掉在城楼上,不给食物,饮水三日而死;
明成祖时期,戏曲政策遵循明太祖政策,不得亵渎帝王圣贤,违规者满门抄斩。
明初法典《明大诰》比《大明律》更残酷,刑罚严苛,而清朝对违规接触戏曲者的刑罚大多来自《大明律》和《明大诰》,清顺治时期,清世祖下令编纂的《大清律》参考了许多《大明律》对戏曲更加严防死守:
禁止扮演帝王圣贤,禁止丧葬时期演戏,禁止民众夜间聚众看戏,禁止妄编戏曲,杖责等刑罚比明元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