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才女班昭代兄上书,在兄长班固去世后,继续整理、续写完成了《汉书》这一重大的史书典籍,以博学多才、文政并通的特质成为古代第一位女史学家和“赋颂并娴”的女文学家,以实际行动证实了女子不比男儿差。】
【可惜班昭依然是受到时代的影响,在当时的社会氛围影响下,编写了为儒家所器重的《女诫》宣扬妇女应当遵守的封建伦理道德,从女性视角对女性进行自身规定,这加重了封建统治思想对女性的压迫和禁锢。】
班昭苦笑: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不过她已经不写了,都出来亲眼看外面的世界,不再局限在世家贵族内院里了。
【当时的社会风气如何呢?】
【众所周知,邓太后邓绥与班昭交好,虽然邓太后自己执政时还开办了历史上第一所男女同校的学堂,但其实邓绥年幼在家喜爱读书时还曾被父母责备过,认为她应该专精女红之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东汉已经比西汉要保守不少了。】
邓绥听到这里,眼神一黯,想起早已去世的父母,想起了并不算十分自由的童年。
或许正因为各种拘束限制,让她越发感受到权力的重要性。
只有站在最高的位置,才能受到最小的约束!
【班昭虽然有才华,但是丧夫后一直没有改嫁就能看出她的态度。史料记载她“丈夫早早去世后,清守妇规,举止合乎礼仪,气节品行非常好”,相比较西汉自由改嫁的宗室贵族,可以看到区别了吧?所以她写出《女诫》其实不奇怪。】
【从她的作品我们也能看出,独尊儒术后越来越封闭保守的社会形态,在“尊古”“崇古”的社会风气下,对女子的约束是全方位的,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逃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