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想干,完全是自带销路和人脉。

他甚至连买木桶都省了,下点木料自己就能做,成本主要还是在收购上。

夏芍迅速给男人报账,“现钱有二千多,你转销售以后咱俩的基本工资就够每个月生活,提成我全存着。一部分买了房子,都是在价格最低的时候买的,最高不会超过四百块,已经全租出去了。每个月的房租能有五十多,一年多下来不说全部回本,一半是有了。”

二千多放在这刚刚改革开放的79年,绝对是笔巨款,全用来收购山菜也能收个大几千金。

但夏芍不知道这对于男人来说够不够用,“要是不够,还可以把房子卖几套。现在知青回城了,房价也开始往回涨了,不过涨得不多,顶多比买的时候多六成。”

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一如以往的每一次。

她甚至都没担心过他能不能做成,会不会亏本。

灯光轻轻在水面上晃动,陈寄北稍一低头,就能看到水下并排放着的两双脚,不仅疲惫一点点被热水带走,人也是在外面不会有的放松,“够了,先给我五百就行。”

夏芍问都没问,就要擦了脚去开箱子拿钱。

陈寄北按住了她的肩,“不着急,你再泡会儿。”

又主动跟她解释,“明年春天才开始收菜,我主要是想下点木料,先开始做桶。”

这才刚改革开放,要收菜也的确得等明年,腌晒山菜要用的大缸之类的都不用急着准备。夏芍就没起来,在水下舒适地动了动脚尖,“你准备什么时候离职?”

“先不急,我还想再看一下风向。”

这倒也是,改革开放初期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百姓是,国家也是,因此政策常有变化。陈寄北不是头脑一热的类型,既然明年春天才能收菜,自然不会先断了自己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