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过不同的菜收成时间不一样,你们要的话我赶着收成给你们在大队里收一些可以吗?”苏麦问道。
今年大队里收成不错, 也有不少要卖出去的,蔬菜这种没有粮食顶饱,价格不高。
刘溪要菜, 她都不用非得在小空间里取出来, 直接找村里人收就行。
这一年的市场形势又放开了不少,她偶尔去集市上,都能看到有人光明正大在哪里摆摊卖菜的, 有管理人员过来, 都忽视不管。
这样一来, 跑去集市卖菜的人就更多了。
毕竟“法不责众”,村民们对形势看的也很透彻, 就算万一哪天形势又严起来,卖自家的菜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大不了到时候不卖就是了。
“这样更好了,”刘溪立即点头,“我妈说还是从你们村子里收来的菜更新鲜,味道好。”
“阿姨喜欢就好。”苏麦笑着答应。
这会儿时间,红烧鱼已经打进饭盒,苏麦将饭盒装在尼龙袋子里,调整好角度,拎着袋子跟刘溪一起走出国营食堂。
现在天气稍凉,红烧鱼在饭盒里放上半天一点问题都没有。
下了班,苏麦便急匆匆往回走。
到了村里,却见村里十分热闹,让她都忍不住多问:“这是怎么了?”
“上头下了命令来,说是知青可以回城了。”边上的村民说道。
“回城?少数人还是所有人?”苏麦惊讶。
“当然是所有人啊,你看看那边,都哭着呢,不过有几家就不太高兴,”边上的人说道,努了努嘴,“你瞧那边,都是结了婚的,本来以为之前高考考上就算完了,现在都能回去,这不……闹起来了。”
“结了婚的不能回去?”苏麦瞪大眼睛。
“可能吧,原因很多,而且拖家带口的,我听说城里人住房条件比咱们这里还要差呢,”边上的人撇嘴,“我就说不能找知青,这不,闹出麻烦来了吧。”
苏麦微微一笑,又看了看热闹的人群,看着时间差不多,还是往住处走去。
走到山脚,她看到盛子阳从山上下来,下意识歪了歪头:“你怎么从上面下来了?”
盛子阳脚步顿住,一会儿之后才继续往下走:“我馋黄豆了,本来以为你在家的,跟秀花那边拿了些黄豆。”
“哦,”苏麦点头,“对了,大家都在说回城的事,你怎么打算?”
“我不回去,”盛子阳立即摇头,“回去也没地方住,前些天我爸妈写信过来,说家里住的很挤,大哥二哥都结了婚,马上生孩子了,屋子里摆满了东西,我还不如在这里待着,知青点都比家里要舒服。”
“你回去没地方住确实是个问题,”苏麦点了点头,“而且你现在在纺织厂做事,每个月还有工资拿,回去还得重新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