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 18 章

可惜,差点把公司干黄了。

问清他家具体地址,宋恂和项英雄就拎着一瓶八毛钱白玉露酒上了刘家门。

项英雄看着那瓶酒心疼地咕哝:“就他那个德性,这酒给他喝真是白瞎了。”

这白玉露酒被售货员吹得天花乱坠,配方里又是花露,又是中药。既能解除疲劳又能强身健体,反正送礼选它就对了。

结果,越听售货员吹嘘,项英雄越不舍得给老刘送这份礼。

宋恂好笑道:“这酒就是咱们敲门砖!咱俩一个瑶水支公司现任主任,一个瑶水生产队大队长,如果空手上门,老刘没准儿会误以为咱们是去找他算账,不敢开门。”

“你可真能想。”项英雄觉得他想多了。

不过,事实证明,宋恂猜测还是很有谱。

突然在家门口见到宋恂和项英雄,刘主任确实是下意识就想关门。

他刚回省城,这两人就找到家里来了,能有什么好事?说不得是瑶水那边出什么大事了……

宋恂把带“厚礼”往前一递,“刘主任,好久不见,我们来省城出差,特意过来看看你。”

接过这瓶“送礼佳品”,刘主任稍稍放了心。

既然还能送礼,应该不是来找茬……

刘主任赶忙侧身将人让了进来。

他住是单位筒子楼,只有一个房间,两张床并排摆放在墙边,中间用一条布帘子隔着。

把唯二板凳让给他们坐,刘主任和爱人并排坐到了床沿上。

他不好意思道:“城里住宿条件就这样,没法跟农村大院子比。”

他不提农村还好,一提农村,宋恂便顺势说:“条件再不好,也是你主动要求回来。你老兄一走,真是把我坑惨了!如今公社跳过红梅嫂子,直接让我接替了你位置!”

刘主任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但与继任烂摊子人相对而坐,还是有些尴尬。

他爱人借着给客人倒水工夫,打岔问:“你们来省城是做什么?要是有什么我们能帮上忙,尽管说。”

宋恂道过谢,说明来意:“我是来船厂给公司买船。项队长是来问组建女子船队事。”

提起那个“妇女三八号”船队,刘主任便大摇其头。

“我当时听到这个计划时就想到了,除非有渔轮,否则这种船队顶多卖个噱头,不太可能成功。”他在技校教过书,眼界还是有。

宋恂附和道:“如果非要组建女子船队,确实是组建机械化程度更高渔轮队更合适,只不过,我们没找到能为他们提供培训合适单位。”

然后,他就与项队长一起,期待地看向刘主任。

刘主任:“……”

“你们来找我,不会是想让她们来技校吧?”刘主任将事情前后一联想,就猜到他们来意,“这可不行!我们学校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其实是中专。跟工农兵大学生一样,是需要推荐上学。而且学制三年,并没有短期培训班。”

提起推荐这事,项英雄就有些犯怵,队里那么多女娃都想参加那个三八号船队。

如果是推荐上学话,每个队最多只有一两个名额。

他虽是大队长,但也不好太明目张胆地给自己人走后门。

对刘主任话有些怀疑,宋恂凝眉回想了一下说:“我在船厂时候,隐约听说过,省渔在前几年招收过一批女学员,是打算培养成技术型船员。难道不是在你们学校培训?”

“那不可能!”刘主任摆手,“技校确实有女学员,但绝不可能培养成船员!”

刘主任爱人也是技校,帮着他证明了这一点。

“船上工作辛苦,我们学校培训重点在航海机修方面。学校里,甭说女学生了,连女老师都少。”

宋恂与项队长面面相觑,这是拜错码头了?

“不过,这两年省渔确实招收过一些女同志,”刘主任爱人继续道,“不是送到我们技校培训,而是跟市里海事学院合作,男女一起上课,听说筛选条件还挺严格。”

项英雄忙问:“他们是培养女船员不?有什么条件?”

“是女船员,具体条件不清楚。要不回头我帮你打听打听?”

项英雄嘴上答应同时,心里也松了口气。

如果将选拔门槛定高一些,他家项小鸿也就不用惦记着上船了。

两人在刘家打听到了想知道消息,简单寒暄一会儿,就起身与主人告辞。

临出门前,刘主任还关心了一下宋恂来船厂买船事情。

“我这两年一直想买船,一直买不成,没想到你才刚上任几天就干成了!”

宋恂回答得比较谨慎:“具体付款方式还没有定下来,如果能分期付款还好,万一不成,还得指望着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

“你们从信用社贷出来款子了?”刘主任一脸诧异,“不可能吧?我当初也打过贷款主意,特意去公社和县里问过,他们不给咱们这种企业贷款。”

宋恂找出一个现成例子:“隔壁有个生产队面粉厂就是靠贷款建起来。”

“嗐,咱们是省渔支公司,跟人家农村社办企业是两码事,信用合作社贷款是针对农业农民,怎么可能带给咱们?”

宋恂:“!!!”

他与贾红梅是分头行动,贾红梅那边贷款消息还没下来,他就跑来省城了。

所以还真拿不准刘主任说话是真是假。

刘主任瞅了眼项英雄,表情复杂道:“关于这件事,你可以给公社尹主任打电话咨询,她是知道我去跑过贷款。我当主任时候也是尽心尽力为公司筹划过,可惜拦路虎太多了,让人缩手缩脚。”

宋恂隐隐觉得,他说这事,八成是真。

现在唯一能期待就是,船厂那边能同意自己分期付款提议。

然而,宋恂很快就对“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有了深切体会。

文娟给他带来了船厂答复,五对船船款必须一次性付清。

否则这批船将会卖给省渔另一个支公司。

对方已经有意向全款购入了,打着与他相同主意。

当二道贩子。

不过,人家比瑶水有钱。

文娟为难地说:“宋工,你们如果还想要那批船,就得尽快给厂里答复,我这边拖不了多久。同等条件下,咱们船厂肯定是照顾你这个自己人。”

突如其来两个变数,让宋恂立马忙碌了起来。

他将给苗玉兰看病事,彻底托付给了大姨,就开始想办法寻找买船资金。

农村信用社不给贷款,城里银行总可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