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他欲提出此法时,高俅走出列阵。
“禀官家,臣还有一事要奏。”
“哦?高卿有何事要奏?”
高俅一脸沉重:“官家,有一名为方腊之人在歙县聚众起义,他们头戴红巾,以讨伐朱勔为号召,短短一月就有数万人响应。他自称圣公,于青溪县息坑全歼两浙路常驻官军五千人,又在十日内攻克睦州,占据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如今已直趋临安。”
“不仅如此,在方腊的号召下,江南各地纷纷出现起义首领。苏州石生、湖州陆行儿、婺州朱言、吴邦、台州吕师囊,另淮西河北等地也纷纷出现贼首,还请官家早日定夺。”
“这…这…”赵佶被这一连串的话惊出了冷汗:“这是怎么回事?讨伐朱勔又是何意?还有,事情已经发生了这么久为何我毫不知情!”
“官家息怒。”
除高俅外,众朝臣纷纷跪地。
高俅看向赵佶:“官家,此事两浙各路皆已上奏,只是有人刻意隐瞒,王中丞,你说是也不是?”
王黼大惊:“官家,臣,臣冤枉啊!”
“你冤枉?官家,若非臣因船运之事特意关注此事,那方腊怕是已经占领江南全境了。”
王黼怒视着高俅:“高太尉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高俅确实夸大了此事,方腊如今占领的地方不到一州,其余众人也只是在一县之内闹腾,毕竟方腊那边不好掌控,高俅不可能真的让他们得势。
高俅只是需要有一个机会罢黜苏杭那边的官员,而且他并不想让宋江的人死在方腊那边,高俅招安宋江的真正目的其实在于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