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也愿意出粮救灾。”

高俅笑了一声:“这位官人怎么称呼?”

“草民张澜,是这应天府粮行的行首。”

“张官人,难不成你认为本官是强盗不成。”

“草民不敢。”

高俅看向那些地主:“本官的确是想要募捐,但对象不是你们。”

“庆历八年,黄河决口,洪水泛滥。黄河以北的灾民多逃到青州境内。时任富弼出任青州知府,他鼓励富户们捐粮赈灾,又另小吏将捐赠明细记录在册,后来他根据这些富户捐赠的多少上奏朝廷赐下赏赐。直到今日,本官依然认为富相的赈灾之举乃救灾典范。”

高俅冷不丁的说出这段历史,搞得在场地主们心里惴惴不安,这太尉到底是啥意思……

沉默了几息后,其中一郑姓地主试探着开口:“太尉,我等和张官人一样,也愿意捐出家中余粮。”

“本官不会强迫你们募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据本官所知,几位地主名下有不少池塘地,此番境况下何不退河改田以供耕种?”

富弼当初就是让那些灾民耕种官家的池塘地和森林地,让民众自救一直都是最有效的方法。几个地主被点醒后也觉得此法可行,尤其是灾后不用交税,那些流民在此时雇佣还不用银钱。

“多谢太尉点明。”

高俅最后看向那些富商,无论是寺庙道观还是地主,高俅找他们只是为了分担一些流民的数量让他们不要太过集中,这的大头还是在这些富商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