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置?”
“本官记得各州府都会建造福田院、安济坊、慈幼局、广惠仓以及漏泽园,而且朝廷每年都会拨下一大批银钱去维护这些地方,我想各府用这些地方安置一些灾民应该并不困难。”
周彦闻言凝眉:“太尉,那些流民入百姓家中抢劫并非是下官搪塞之言。流民中有不少人已经是强盗了,实不相瞒,下官曾经也想过用这些地方安置灾民,但城中富商百姓皆对此强烈反对,若是执意如此,那少不得要派禁军看管,可这样一来却有些得不偿失了。”
还有一点周彦没说,应天府开门安置流民可以依靠高俅带来的禁军,但其他各府却没有那么多人手,若等着高俅一个一个过去安置,那也别说是过去赈灾了,直接过去剿匪就行。
高俅心里清楚,周彦虽然是一位负责人的好官,可他的地位也间接决定了他的眼界,有些事他不好做,但高俅做起来却毫无压力。
“周知府,你可记得黄佑元年,范仲淹范大家是如何解决临安府的饥荒的?”
周彦愣了一下,当年江南一带饥荒严重,其他官员皆是亲力亲为下乡赈灾,但范大家不仅哄抬米价,还大兴土木,每日只顾与达官贵人湖上宴饮。
当时不少人在官家面前弹劾范仲淹不体恤荒年财政困难,劳民伤财。但几年下来后却只有杭州一带百姓富足,人民安乐。
“?”
“没错,就是。”
全指望官府救济只会无限拖延时间,更何况流民中不乏地痞无赖的存在,若是他们只指望着官府救济,那高俅拉来再多的粮也无用。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同样的,只有存在差异才能让流民们也动起来,无论社会发展到了哪一步,自救永远都是最有用的办法。
“周彦,你立即发布官府布告,就说本官要在这应天府修建酒楼和大型超市,让各坊百姓踊跃报名。当然,没有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