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尔等将本官这话铭记在心,他日尔等终有登上青云路之日。

除此之外,翰林院虽然与其他各部相比冷清了些,可日常的琐事也大大减少,藏书楼中的书籍尔等均可随意翻看。”

杨掌院又叮嘱了众人一番翰林院的规矩,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钱少事少的部门,有人浑水摸鱼,有人提高自己,等待乘风而起,这都无法预料。

这样的岗前培训,杨掌院显然是很顺手了,用了半个时辰,他才将该讲的讲完。

徐瑾瑜等人作为官场新人,有杨掌院这样尽心尽力的引导,可是省了不少的心,是以他们都听的十分认真。

“好了,该说的话,本官已经说的够多了,接下来,就看尔等的造化了。”

杨掌院慢悠悠的说着,只是眸中闪过了一丝怅惘。

而等杨掌院说完,陆侍讲顿时如蒙大赦,立刻急急道:

“掌院大人,这是新修的国史,还请您先过目。”

陆侍讲到底是翰林院的老人,杨掌院一字一句的看过去,并无疏漏之处。

“不错。”

“稍后新修的国史便要请圣上先行过目,可是,可是……”

陆侍讲吞吞吐吐的说着,国史讲究一气呵成,是以陆侍讲这三千字的国史尽付于长卷之上。

而这三千字的书写,如要保持通篇无丁点儿错漏,则需要静心书写三个时辰之久。

杨掌院听到这里,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他忍不住看了陆侍讲一眼:

“若是吾不曾记错,这一年的国史你前后已经修正了五次,如今你可有把握在圣上面前背诵?”

篆修国史是有大纲,且要按规定时间进行完的,而圣上对此事十分看中,有规定的过目垂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