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

陵城三中没有同桌, 所有的学生都是单独一张桌子, 日常学习生活仿佛一个独行侠。

宋听欢的旁桌是个女生,叫闫玥,戴一副圆框眼镜,性格活泼,还是个学霸。

刚刚认识的时候,宋听欢好几次都把她叫成“琳琳”,闫玥倒也不介意,大剌剌的说自己有生之年居然还体验了一把“替身文学”。

除了闫玥之外,宋听欢和其他人都不太熟,好不容易在勤德建立起的那点集体感也荡然无存。

闫玥家就在三中附近,每天的三餐都是回家解决,宋听欢的日常变成了每天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回教室,一个人放学回家。

有天她去打水,听见班上的同学说:“宋听欢啊,看起来冷冰冰的,不太好接近。”

新的班级,她变得更加沉默,更加“内向”。

宋听欢没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好,三点一线,她安静地往返于学校、医院和叔叔家,简单且单调,她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如果有什么难熬的,大约就是每天夜自习之后放学回家的这一段路。

操场的围栏边不会再有那个身量修长的少年,她常常会站在教学楼门口发一会儿呆,然后一个人背着书包去车棚。

陵城今年的秋天降温很快,每每入夜,昼夜温差更大。宋听欢骑着小电驴,迎风的一瞬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下来。

她真的真的好想江遇啊。

特别特别想他。

持续的降温引发了流行性感冒,宋听欢不幸中招。

夜自习请了假,她头昏脑涨地骑上小电驴,不到八点就回了家。隔着门板,她就听到了曹芸和宋伟的对话。

宋伟是宋明理和曹芸的独子,长宋听欢两岁,高中毕业之后没有继续读书,跟着宋明理在项目上学习。

曹芸:“赵诚是什么意思?”

宋伟:“他要三百万,答应私了。”

赵诚就是那天在医院里冲宋听欢破口大骂的男人,他和宋明诚讨债,自诩是这群工人的头头,要给兄弟们讨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