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脸上洋溢出笑容,连连点着头,将这一根咽下肚后,才讶异地问道:“这究竟是何物,实在是难得美味!”
林启得意一笑,说道:“辣条。”
“辣条?”
何安然重复一遍,又夹起一根,看着长长的、浸满辣油的条状物,觉得这名字虽够贴切,但根本无法展现它的绝美味道。
对林启说道:“这名字未免太普通了吧。”
林启挑挑眉,没想到他竟会注意到这个问题。眼带询问地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何安然想了想,皱着眉毛说道:“我也不知该叫什么,只是觉得它这般美味,只叫做辣条,未免失了气势,被人低估。你看镇上的面摊,不过是一碗面加了几根青菜,都要叫做翡翠白玉面。”
林启听他说得好笑,不过细想一下,确实有些道理。就以他以前看过的古装影视剧为例,那些菜名确实既文雅又好听。
可他也不擅取名,想了许久,犹豫着说道:“不若叫红玉素肉丝?”
何安然眼睛微睁,两个取名废材都觉得这名字还不错,便先这么定下了。
接下来又说起辣条的价格。
在辣条的制作过程中,一斤黑面加四两左右的水,再加入其他配料,能做出两斤左右的辣条。
黑面价低,一斤只要五文钱,芝麻也不贵,只有油价钱高些。算下来,一斤辣条的成本在十五文左右。
按照林启现在做的大小,一两辣条有十五根。即便他们一两卖三文钱,利润也能达到一半!
两人对视一眼,皆十分惊讶,甚至怀疑自己算错了。重新验算一番,仍是这个结果,这才激动起来。
“一文钱五根,听着就实惠,最适合在村里卖了。况且这味道这么好,恐怕大家都要买来吃了。”何安然笑着说道,仿佛已经想到到时的火爆场景,绝对比他的糖葫芦还要受欢迎。
毕竟一文钱大家花着不心疼,而且配料又是油又是芝麻的,都是好东西。这种吃食,最受村里人喜爱了。
林启听他说完,沉吟片刻,对何安然说道:“我想卖一文钱三根。”
见何安然惊讶地瞪大眼睛,他又将自己开厂的打算说了一遍:“我不光是想摆小摊,我想把辣条卖远些,县城、州府,甚至更远。到时,必然要开辣条厂,建厂、雇人都要不少银子,利润多些才行。”
他说的平淡,可听在何安然耳朵里,却不亚于一声惊雷。
县城与州府对他来说,太远了。
他自出生就在枣林庄,平日顶多是去镇上买东西。就连县城,都是他上次大着胆子去了一趟,那里人很多,街市很热闹,他站在街上都觉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甚至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去了。
可林启说,他要将辣条卖至那里,甚至还要再远些。何安然的第一反应,不是林启异想天开,而是感到一丝心慌。
他还未琢磨明白缘由,又听林启说:“唉,不过现在没钱建厂,只能先从小作坊做起了。”
何安然这才抓住重点,问他:“建厂?”
“对啊,到时就请人来帮咱们做。我是东家,你是东家夫郎,或者你做厂里的掌柜,我做掌柜的相公。”说着,还眨眨眼,一副讨打样。
何安然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说道:“哪有哥儿做掌柜的,到时厂里还不乱七八糟。”
他虽不知厂是什么,但大抵就是雇人来做工,自己管着人。这活儿,他可做不来。
“胡说,”林启掐掐他的脸,及时掰正他的思想,“你现在比刘均会的都多,还怕做不来?哥儿怎么了,咱俩的买卖,你想怎么管就怎么管,谁要不听话,咱就不让他做了。”俨然一副恶霸样。
不过何安然一听,觉得也是。他现在都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比许多人都强。而且,这是他家的买卖,自己不会管让林启教不就成了?
顿时又觉信心大涨。可想了半日,又不禁笑出声。他们买卖还未开张,现下想这些,未免太早了罢。
不过,等何安然见识过第二日辣条的火爆后,就知自己并未多想。因为辣条生意实在太红火了!
林启本想着第一日卖,或许有人吃不惯辣味,不敢多买。于是,就只做了两斤的量,总共两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