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武简单的将事情都说了一下。
松义乍然一听,都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什么什么?
以前苏文武家不是很穷的吗?
不是苏文武不得不出去赚钱好回去对他妹妹好吗?
他娘不都辛苦的在镇上帮人洗衣服吗?
他们家的情况,他了解的啊。
是他理解出问题了吗?
怎么突然间就是豆腐坊,虽然他不知道豆腐是什么,但坊这个字,让他知道肯定是规模很大的地方。
还有店面?
他们家在镇上还有店面?
看起来店面还不小,否则怎么会有后院休息的地方。
松义都呆滞住了。
别说松义,就是他爹娘都听的一愣一愣的。
他们听的是一个月一百五十文钱?
两个人激动的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这么说,他们松义可以有正经事情做了?
每个月赚这么多,一年可以赚很多。
一年赚的都快到二两银子了。
二两银子啊。
松义的爹娘激动的都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北山村太偏僻了,种的粮食庄稼产量不高。
一到秋收了后,他们都要挑担,挑着粮食出去卖。
因为他们村太偏了,收粮食的一般都不来他们村收。
都是在靠近镇上的那些村庄收。
所以他们为了将粮食卖个好价钱,不得不挑着担去远处。
有时候早晨起来,挑着担走个十里地去外面卖,但价格太低,他们就可能再挑回来。
然后一次次的,就为了多卖个几文钱。
他们都习惯这种日子了,但后来他们半夜走山路,看不清路,松义的爹摔着了,将脚摔断了,之后就再没好。
后来他们家的日子就很艰难。
松义小小年纪不得不早早扛起家里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