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解决的?”
除了不理不问,还能怎么解决,刘彻又不能凭空变出一些盐来。
卫莱道:“我知道哪里有盐。”
刘彻:“朕也知道,海边。”
“不是所有海边都适合晒盐。”卫莱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幸好她在美食纪录片里看过晒盐,“晒盐要选在海滩宽广平坦的地方,而且风多雨少,晴天多,晾晒时间快。像南越阴雨连绵的地方就不适合。只能用煮的。”
刘彻回想一下各地天气,不敢置信地问:“胶东海边?”
“是的。正是先皇以前给您的那片地。再有便是辽东。”卫莱道,“朝廷派军过去晒一两年,存下足够百姓用一年的盐。届时你颁布盐铁专卖,官盐价格极低,百姓肯定没什么意见。纵然有那也是别有用心的人撺掇的。不过这件事得很隐秘才行。”
刘彻:“那边人烟稀少,你所担忧的事不会发生。”
“还得防止贪官污吏把盐卖给商人。”卫莱不由地想起来清宫剧里的盐税,随之一想两淮是淮南王的地方,他不反朝廷想把他的地儿收上来绝无可能,又觉得自己多虑了。
刘彻道:“你多虑了。大汉律法严苛,没人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捣鼓。有也是跟老鼠一样,赚个买肉钱。”
“你何时安排人烧制水泥?”卫莱问。
刘彻安排下去,卫莱必然得要跟去看看,否则又得同他闹。她六个多月近七个月,随时都有可能发动,刘彻再着急也不会现在就答应下来。何况他也不急。
“烧水泥是不是需要很多东西?”刘彻问。
卫莱想也没想就点头。
“在上林苑那边行吗?”刘彻又问。
卫莱想想,“好像不大行。最好找个人烟稀少,荒草连天,方圆几里都不适合人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