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没钱了,随便选了一部片酬高的准备捞一笔就跑?
网友就像墙头的草,言论永远是跟着风在左摇右晃。
但不管怎么说,阮尧复出的行为,依旧让《第九十九次离婚》这部电影从开机不久,就受到了网友们的高度关注。
一个半月的拍摄周期,对一部电影来说不长不短,但对于他们这部基本没有大场面,全靠细腻感情去支撑的电影来说,就显得绰绰有余。
开机后,剧组在酒店进行了一场剧本围读。
包括美术设计和灯光设计在内的一众主创团队坐在会议室里,桌上摆放着大家的座位卡。
姜易安坐在张泉青旁边,身体往后靠在椅背上,目光侧落在正在对戏的男女主身上。
剧本围读是电影制作的重要一环,毕竟一个剧组前前后后几百人,等正式开拍后时间昂贵每一天都在烧钱。
在剧本围读之前,剧组三大组导演组、摄影组、美术组早就提前碰头,进行一场头脑风暴,确定好影片视觉表达的基调。
然后在等到剧本围读时,会由导演带头去阐述故事和一些剧情设定,演员们再对自己的角色进行理解,理清故事脉络。
剧本围读并不是只会进行这一次,在电影正式杀青前,导演可能会组织多场围堵,但开拍前的第一次围读是将剧本内容从头到尾顺一遍。
安黎和阮尧都是非常专业的演员,进组前就对自己的人物进行的深度剖析。
阮尧的角色虽然是全片锚点一样的重要存在,但这个角色在这部影片里的主要作用其实是衬托男主的存在,和男主有着明显成长线的人物弧光相比,被男主幻想出来的女主完美到不真实。
而在最后男主老年痴呆这个谜底揭晓之前,女主很多行为都像大地之母一样,充满了母性和博爱。
一旦没演好,就是个圣母恋爱脑。
但阮尧却站在另外一个角度,也拉出一条独属于女主的人物弧光。
观众会跟着剧情走,会在最后结局反转时恍然大悟。
但对女主来说,她就是在和男主的日渐相处中,因为一件又一件的小事被消磨了爱意,并不是不爱了,只是累了。
她的成长线是将更多的情绪和爱投递到了自己身上。
只是因为她本来出场时就是成熟理智的形象,而导致这条成长线显得无比隐晦。
她提出了很多小细节的设计和建议,对女主的角色形象进行补充和完善。
围读氛围轻松,大家的想法碰撞让这部电影从纸上跃出,变得更加丰满和完整。
三万字的剧本,围读了一整天,到后面两位主演的嗓子都是哑的。
结束围读后从酒店出来,姜易安率先看到酒店外蹲点的站姐。
在他们电影没有发布任何拍摄信息的情况下,这些神通广大的站姐们,通过更加神通广大的黄牛找到了他们的拍摄信息。
守在酒店外等阮尧。
察觉到有镜头对着自己,姜易安矮身钻上车。
助理小何也注意到剧组外的情况:“需要让酒店把她们劝离吗?”
“不用,”姜易安摇头。
来追阮尧的站姐并不多,甚至有的是她的老粉丝,之前姜易安见阮尧在酒店外和她们聊过天。
她们是为了阮尧才千里迢迢追来这里,只要阮尧不觉得困扰,姜易安并不会干涉什么。
助理把姜易安送回了家。
结果没想到第二天他就跟在阮尧后面又上了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