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老太太无奈的摇头,家里几个崽儿都大了各有各的主意,就说福宝吧,这孩子虽然也爱玩,可是还是分得清主次的,学业虽然没有瞻哥儿没有那么出挑,至少不差,而且这孩子怕是继承了他爹的手艺,对什么木工特别的感兴趣。
终于到了时辰,芮娘扶着老娘出门去了,韦氏说她和大郎稍后来,一路上,所有的人都热情的芮娘打着招呼,也是知道这如今的鲁家,人丁兴旺、风光无限。鲁大现在在枇杷村、后山村,都承包了两个大型的养鸡场,所产出来的鸡品质不错,口碑也颇好,不仅在当地的村子里卖得好,在京郊和京都也是能叫得上口碑,芮娘的两家酒楼专用的就是大郎鸡场的鸡,一年的收入也是颇丰。
二郎自然不必说了,鲁氏铁铺如今和朝廷签订了合约,在整个京都已经有了三家铺子,且不止是铁铺,话说鲁家前两年还挖出来了一座小型金矿,鲁家掌着矿,这城里的银楼金楼,几乎都有鲁越的一份儿分红,再加上芮娘的两家大酒楼,鲁家的养猪场和猪肉铺,任谁听了不说了一句羡慕,现在街上迎面走到十个人,怕是四个五个,都和鲁二的产业存在这关系。
鲁三郎更是不必多说,天子青睐,太子看重,不过而立之年,已经在户部站稳了脚跟,如今只待这一人户部尚书下位,鲁恒上位,官拜一品,早就是心照不宣的事情,皇帝亲自上次的宅院气派恢弘,且这样一位大臣,和发妻恩爱不相疑,生有一女,如掌上明珠。
京郊的老人们回想起当初的鲁家,谁人不叹一句?到底是时候不一样了,这鲁家这些年走过的脚印,经历过的点滴,都是一家人共同奋斗得来的。
下了马车,芮娘到了城里的酒楼。
她刚下来,就见鲁瞻在门口等着了。
“奶!娘!”
看见孙子儿子,鲁老太太笑的眼角的褶皱更深了,上前就给了大孙子一个熊抱:“好家伙!真高了!”
芮娘也笑着道:“还真的,幸好我的衣裳做的长了些许,是高了。”
“娘,都是有您给儿子做的好吃的,我才肯长!”瞻哥儿两句话就把芮娘逗乐了,芮娘笑道:“那这次离家再给你多做些,可好?”
“好!”
“奶奶好!婶婶好!”鲁瞻旁边的几个同窗也都礼貌的喊了人。
“我们今天是来沾光蹭饭的!”
鲁老太太和芮娘都笑了:“快进快进,平日里多亏了你们的照顾!”
大家伙有说有笑的上了四楼,包间是铁柱早就备好了,一个大桌子,凉菜也已经都上了桌,鲁瞻一看:“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