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页

老张看着这两年内迅速苍老的苏余,叹息一声,尽管他不关注苏余,却也能偶尔听见了一点风声。

听说苏余的闺女苏玲从文工团辞职了,儿子苏阑写报道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重大纰漏,也被暂时停职了,要不是苏家老两口找人出面,苏阑的工作也得黄。

但原本,这两人的工作都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

苏家这两年就像被霉运附身一般,处处不顺,他脸上的愁容整日不散,两鬓的白发越来越多,甚至有时候还会精神恍惚。

但即便如此,以往那个会提前下班见自己女儿的男人,两年间,却一次都没有请过假。

原因很简单,他缺钱。

一时间,厂里原本对他隐瞒抱错孩子之事颇为不满的同事也同情起来,没怎么去骂他,都像老张一样,选择无视。

前几天,好不容易苏余的女儿考上了大专,他的脸上才重新出现了笑容,但这时,一份突然出现的报纸却将抱错孩子之事广而告之。

亲生父母、同样姓苏、首都钢铁厂、高级知识分子。

一切信息综合起来,准确地指向了一个人,苏余。

钢铁厂的其他同事本就对高考状元很有好感,看了报道后,他们也才了解到,平时闷不吭声的苏工,居然背地里做过这种事情。

这个年代的人都很淳朴,嫉恶如仇,一时间,厂里人对苏余的厌恶自然而然地生了出来,苏余成了众矢之的。

而办公室的知情者这才知道,当年那个身世凄惨的苏家真女儿,竟然就是这一届的高考状元。

震惊之余,他们只觉得爽快,现实真的比小说还要戏剧化。

老张顾念着苏余的一点旧情,因此才会将报纸甩给一无所知的苏余。

此刻,他居高临下地站着,俯视着仍然在逃避的男人,声音平静道:

“老苏,我知道,你读的书比我们都多,但你唯独忘记了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