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老大,张先生给您添了些东西,要现在送进来吗?”

小七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张润之买来的物件多且杂,一对炕头狮、六个装满米的木桶、六对新碗筷汤匙瓷碟——俱都系着红绸布,另有红枣红豆红糖红萝卜等物,放置在一个红漆篮子里,上面压着两对红彤彤的剪纸。

曹小七把东西搬进来排成一排,“张先生说这些是乔迁新居要置办的东西,他还说北川这边儿住新房的习俗是宴请邻居与好友,俗称落户宴,叫我来问问,看这落户宴咱还办不办。”

“办,必须得办。”

岑永贞正愁如何尽快融入北川乡的商业圈呢,张润之这话可真是逢着瞌睡送枕头,“不光得办,还得大办。”

“嫂子,咱们这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

曹小七眨了眨眼,有点儿跟不上岑永贞跳跃的思路,“就算大办也不一定有人来呀。”

“寻常人他们能不来,若是打算在北川落地生根的‘皇商’办落户宴呢?”

岑永贞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韶白,明天你陪我去会会北川乡的知县大人。”

北川乡知县赵恣顷,河阳人士,新皇登基头年中的进士,次年外放到贺驰州北川乡,今年四十有三,平日爱养花种草,尤爱兰花与茶花,家中一妻两妾,育有两子四女。

这些是曹小七连夜打听来的消息。

“这赵知县在北川人当中声望还不错。”

曹小七看向陆韶白,“有个卖羊奶酥酪的老头无意间说,北川多亏有赵知县,若不是他,百姓现在连饭都吃不起,还有其他人也说过,赵知县但凡在北川一天,北川乡一定百世太平,绝不会闹饥荒。”

“嚯,这么厉害?”

陆韶白挑起一边嘴角笑了声,“百世太平,绝不会闹饥荒——敢情在北川乡,他赵恣顷比朝廷好使啊。”

“他在此地的民望的确高得有些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