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景延笑了声道:“其实走这种山路,骑马比驾车舒服,我在前头吹着风闲适地走,竟忘了你在后头叮铃哐啷地颠。”
柳砚莺本想当件贴心小袄,听他这么说,当即拧起眉头,“三爷?!”
一刻钟后,柳砚莺坐上军马,放眼望去视线都清晰明朗许多。
她不会骑,有路景延坐在身后也不觉害怕,起先的微风拂面也变作“威风拂面”,好好体验了一把行军带兵的感受。只是她后知后觉的发现骑马虽然不晕山路,却很费大腿。
只好蔫蔫下马,回到车架,好在路景延熟悉这一带,之后的路真如他所说,平缓笔直,几乎没再受罪。
白天踏遍山川江流,夜里在驿站落脚休整。柳砚莺真的变成一只小鸟,有人爱护她漂亮的羽毛,丰满她的羽翼,让她见识到眼前盛景。
柳砚莺这才发现自己像一捧水,前世流淌进朱门碧瓦玉阶彤庭的阊阖天门,沉溺在那惑人的声色中,最后连怎么死的得都靠魂魄来发现。
这一世路景延带她流淌进暮色苍茫巍然万顷的未来,她便真的变作一只鸟——往高处飞,也不用担心无处落脚。
抵达濯州已是早春,濯州的春与京城的春不同,濯州的春有更为蓬勃的生命力,树比花多,抽芽的枝条遮蔽了蓝天,天与地的距离难以用眼光丈量。
行在濯州城的街上,奇异的商铺鳞次栉比,柳砚莺从车帘子里探出脑袋,指向一间香辛料铺子道:“天爷,瞧那胡椒,三麻袋那么多。”
安宁也赶忙探出头去:“奶奶您瞧!那铺面上摆的可是胡人的织锦?好鲜艳的款!”
柳砚莺望着这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眼眶子一热,险些没哭出来。
耳边稀奇古怪的语言不时响起,街上容貌各异的胡人不知凡几,柳砚莺分不出哪拨是粟特人,哪拨是波斯人,只晓得这些都是西域商人,上濯州来就都得服观察使的管。
马车在“路府”停下,这是间四进的宅院,听说有一进院子是冯家在知道他们要来之前加急修葺的,拆了原先的几件老房,盖了新屋,才算“新房”。
这住所是冯家找的,冯家人在收到前线捷报后便在城内物色起宅邸,等得到路景延正式调任的消息时,房契都已经攥在手上。
冯家经商,算得很精,路景延既是平旸王庶子,又是李璧麾下爱将,前途定然不可限量,果不其然年末和吐蕃一战立下功勋,去往濯州任命观察使,头顶就只有一个濯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