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页

到秀才这一步,哪怕后面再没有考好,也能在本地当夫子赚钱,别的不说,至少基础的衣食无忧,若是考中秀才时成绩好,还有免费的粮食可以领取,相当于有了基础的保障。

县考和府考相对较容易,也因此,童生的概率会相对较高,可若是没有真材实料,可能有的人苦学一辈子,也依然是童生。

所以有的学子在连考几次,都没有考中秀才的情况下,可能会放弃读书这条路,转而回家做些别的事。

当初跟徐絮起争执的几人便是童生。

童生试、乡试、会试都是每三年一次,但并不是在同一年考试,而是轮着考,简单来说,就是今年童生,明年乡试,后年会试,要是真是才学出众之人,可能考一轮,也就是三年,就能成为进士,可若是运气不好,那就再来一轮。

有的学子学识差一点点,明明考中的秀才,却没能考上举人,那就只能三年三年轮,直到某一次高中。

这样的时间安排,考上个三次,就要九年时间,不是谁家都这么有钱,能耗得起九年时间,大多都是抵不住压力,放弃考试回家的。

当然,也有在家里找一份夫子的工作,然后顺便备考的情况,这就一举两得了。

这也是彭夫子让徐絮去报名考试的原因。

至于银钱,除了徐家攒下的银钱之外,徐氏宗族也是期盼已久,在徐家还未开口之前,便主动勒紧裤腰带为徐絮去考试攒银两。

徐絮的身体不错,又有彭夫子在意高看,因为年纪小,去考试的时候,身边陪着的都是比她年纪大不小的同窗,收到了许多照顾。

到了考点,她因为提前做过模拟考试,对于简陋的考试环境十分适应。

“‘若有不适,以身体要紧,’被彭夫子叮嘱,要好好照顾徐絮的同窗低声说道,怕徐絮不听,又加了一句,‘你岁数还小,便是此次不中,往后还有许多机会,此次考试之人,比你大上一轮的学子都比比皆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徐絮听着,自然是点头。

若她真的别无选择,她就算拼尽全力,也会想法子在这次考中,可她有系统帮忙,哪怕真的等到发育时再去考,也不会被识破身份,压力也能少上几分。

等到正式开考前,前方果真有搜身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