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应嘉是调不动江南兵马的,这便直接给南下查办案子的队伍扫清了障碍。

总之这东西在甄家祠堂被招出来,甄应嘉便是矢口否认,说是自己被陷害的,谁信啊。

有了这名册,此案牵扯的人便太多了。不但有甄家和江南大小官员,还有王家、多少商人都被牵扯出来。

刑部侍郎杜绍去年伴驾去了围场,已经牵扯进大皇子算计贾代化的案子,便是后来杜绍没有明显的偏向,但结果终归是对大皇子不利的。谁知道豫亲王会不会因此怀恨在心呢?现在除了秉公办理,杜绍已经没了别的余地,这也是他得了这趟差事的原因。

这种情况下,杜绍当然不肯有半点松懈。

一边办案,一边将这里的情况写了奏折八百里加急递入京城。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挖出了泉州知府王子胜。

到了这步田地,所有人都知道无力回天,一个个开始相互攀咬,争取略减罪责。如此情况下,案情深入查办下去,更是让人触目惊醒。

不但整个江南官场沆瀣一气,官员十有七八贪赃枉法,积年的为祸地方更是因为多少人挡了路而变作冤魂。

甄应嘉最终也攀咬出了荣国府。

荣国府的旁支有个贾效也参与了私盐案。这本就是甄应嘉想推贾家出来挡枪埋的棋子,但是官府搜出那本册子里并没有贾效相关。而且贾效之前出海,已经海难死了。

若是甄应嘉早些攀咬荣国府,或许可信度还高一些。到了此刻,众人都觉得甄应嘉这是与荣国府结了仇,心有不甘拉人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