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渡慈航毫不在乎,他维护自己的名声,就是为了成为国师,如今目标已经达成,没必要继续伪装。
元和十四年,法门寺开塔。
法门寺并不是金山寺那种大庙,但庙小乾坤大,法门寺的一座佛塔内,藏着据说是释迦摩尼的一截指骨。
平日里佛塔关闭,每隔三十年开塔一次,把舍利取出,让人瞻仰、参观,据传开塔则岁丰人泰。
普渡慈航想要私吞佛骨,力劝唐宪宗李纯把佛骨迎入宫中供养。
李纯听从了普渡慈航的建议,命令杜英奇去法门寺迎佛骨。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由于普渡慈航的原因,佛门本就飞速扩充,李纯此番命人迎佛骨,王公士庶奔走舍施,百姓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
刑部侍郎韩愈见此,气的差点背过气去,挥毫泼墨,连夜写成了《谏迎佛骨》劝谏帝王。
李纯已经被普渡慈航蛊惑,再加上韩愈的文章颇为不客气,勃然大怒,当即命人把韩愈全家收押治罪。
……
监牢!
韩愈听着梵音,不免唉声叹气。
韩愈这种大官下狱,自然不能是寻常的狱卒看押,看守牢房的是御林卫中郎将左天雄。
左天雄为人豪迈大气,悍勇无畏,正直果敢,对于迎佛骨之事颇为不满,对于韩愈颇为佩服。
但王命在身,身不由己,只能尽力让韩愈过得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