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一传十,十传百。

那位高士随意挥就的游记,终于轰动了整个庆州城。

百姓们慕名而来,纷纷登上庆州楼,远眺月渡河之水。

瞧见河边杨柳青青,城中灯笼高挂,俨然是一派海晏河清之态,便开始赞颂起徐郡守的功绩。

一时之间,无论男女老少,皆称徐郡守清正廉洁,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

待到《庆州楼记》传到京城时,又?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争议。

虽然有人?说,这篇游记恐怕是徐郡守为了博得美名,故意遣人?作出来的文章。

但即便是有意为之,此人?将骈体和散文结合得如此巧妙,且言语清丽,立意高远,简直力压大齐百年间数篇名赋。

翰林院那些老学士表面上不喜这篇游记,下?朝后,也忍不住将临摹的文帖拿出来细细品读。

“的确是世之奇才啊!”

这件事情传到皇宫时,萧霜正站在问月台上和昭华赏花。

唐羽拿着一张宣纸,恭敬地将游记呈上。

萧霜随意看花,也皱着眉,随意看了看纸上的内容。

然后屏退宫人?,念了一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徐方?海找人?写出来的东西?”

唐羽看了一眼萧霜的表情,低声汇报:“属下?调查过了,徐郡守身边应该没有能写出这种句子的人?。”

看完之后,萧霜折起宣纸,微笑着说:“你向来不好?赏赋识文,如今为何这般笃定,这文章非是世之奇士不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