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主是一名退伍军人。
退伍后便开了家规模不大的西餐店。这家西餐店原本是上下两层的咖啡店,但店主只是一个人经营,场地不需要那么大,所以二楼便一直闲置着。
店主表示愿意以低价格租给织田作之助,美名说空着也是空着,不如租给有需要的人。
于是乎,西餐店的二楼成了梅第二个家,工作是照顾孩子。
不过呢,从记事起就一直是一个人摸爬滚打活着的人大概不懂这些孩子明明有照顾他们的人为什么还要找双亲、明明有一个安全的庇护所为什么还要哭、明明不会饿肚子也不会受伤为什么还要不安。
所以新手上路的梅在照顾孩子这方面的工作简直比在便利店打工还困难。便利店工作尚且还有一套系统的机械式工作方法,但面对孩子,她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幸好,唯有‘带着戒备心’这一点,她十分理解。
所以当织田作之助告诉她,所谓的不安、哭泣、害怕都与戒备心有关时,她突然掌握了工作要领。
因为无法信任向自己展示善意的人会不会伤害自己,也不知道眼下照顾自己的人会不会抛下自己,所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举措。
比如向原先的梅那样,干脆谁都不信,只信自己。可相对于对谁都抱有敌意的做法,露出恐惧、不安才是人、亦或是普通孩童最正常的做法。
想通这一切后,她开始模仿着织田作之助的样子生活在这新的环境里。
她开始和楼下的店主学做菜、打下手,一方面是为学会做饭后照顾小孩,另一面算是回报店主以低价格将屋子租给他们。
对于那些失去家人的小孩,她渐渐从一个只会发呆迷茫看着众人哭的新手小白到众人的梅梅姐。
一如织田作之助和太宰治他们教她识字读书,她也教这些小孩识字、画画、看书……
至于讲故事这一点,在这些小孩和她相熟之后也依旧敬谢不敏。
原因很简单,梅讲的故事都是太宰治讲给她的,某种意义上,小孩子真的无法接受